一、主要症状:幼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白天中午叶片萎蔫,晚上和清晨又恢复。病斑逐渐凹陷,并向两侧扩展,最后绕茎基一周,皮层变色腐烂,茎干缩,叶片萎蔫不能复原,植株干枯,根部随之变色腐烂,病苗一般不倒伏。
二、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通过水流、农具、带菌堆肥等传播。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左右。土壤潮湿、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过密、幼苗生长衰弱、土壤酸性等的田块发病重。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的年分发病重。
1、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加强苗床管理。提倡采用穴盘和营养钵育苗,注意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适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
3、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
4、适时通风透光。
5、育苗期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立即喷洒20%苗菌灵500倍液,3—5天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