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大棚早春育苗和早熟栽培

发布日期:2018-10-16 13:49

名称番茄大棚早春育苗和早熟栽培

栽培类型塑料大棚

蔬菜分类茄果类->番茄

适宜品种

沈番402、毛粉802、佳粉15、渝抗2号、利生1号、绿丹等。

栽培技术

1.育苗

春番茄在1月上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苗龄75~80天;秋番茄在5月下旬育苗,7月上旬定值,苗龄30~35天。育壮苗一定要把住防病关,播种前用55℃水烫种15分钟,以杀死部分种子表面上的病菌,然后用温水浸种8小时,浸种后再用黄沙搓2~3遍即可播种,苗床营养土为大田土(葱、蒜茬)草炭或陈马粪、细少或炉渣以5∶4∶1比例配成。播种后白天温度30~35℃,夜间25℃左右;当70%出苗时立即降温,白天25℃,夜间15~17℃。当幼苗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移植到8厘米×8厘米至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中,缓苗后蹲苗。为避免连作番茄病害加重,要以早防为主。苗1叶1心期喷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分苗移植缓苗后1周喷50%速克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可防治灰霉病的发生,在喷药的同时加入0.3%的磷酸二氢钾和0.3%的尿素或其它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

2.定植

多层覆盖,提早定植:2月下旬扣棚,采用大棚内和中棚、小棚、地龙、周围穿裙子等方式进行3~4层的塑料薄膜覆盖。当外界夜间温度稳定在-8℃时即可定植,比单层膜覆盖提早定植近1个月。采用畦作,1米宽畦定植双行,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保苗5.55万株/公顷。靠近棚边的畦头留1米长,栽植较耐低温的叶菜类,既可避免早春遇寒流棚边的番茄易受冻害而造成损失,又给番茄中后期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定植后管理

(1)通风降温:定植缓苗后即可通风,白天棚温25℃左右,下午2时后闭风。随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延长通风时间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范围内,超过60%易发生病害。

(2)适时追肥灌水:结合整地公顷施农家肥75.0吨和腐熟的鸡粪7.5吨。当果实长到蛋黄大时,结合灌水追肥,鸡粪水、化肥水(每公顷尿素112.5千克、磷酸二氢钾15千克)交替追施,5~7天追施1次,水水有肥,不灌清水。在防病喷药时,在药液中加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进行追肥。

(3)整枝打杈:单于整枝,打掉老化叶,看住水杈,留2穗果摘心,用绳吊身。整枝打杈时,不能抽烟并将手洗净,以养活人为传播病菌,选睛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进行,这时棚温高,湿度小,伤口封口快,病菌不易侵染。

病虫害防治

除苗期喷药外,定植后开花前及果实长到蛋黄大时各喷1次50%扑海因15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在15毫克/千克2,4-D纳盐溶液中加1000倍液速克灵进行蘸花,既起到保花保果作用,又可防止灰霉病菌从花期侵入。秋番茄叶霉病较重,在定植缓苗后喷47%加瑞农700倍液或25%灰克1000倍液防治叶霉病和早疫病。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土壤忽干忽湿和缺水造成的,因此土壤要保持湿润,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5%~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