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黄矮病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18-11-26 06:00

一、水稻黄矮病症状及危害

水稻黄矮病又叫黄叶病、暂黄病。

黄、矮、枯是水稻黄矮病主要特征,最初顶叶或其下一叶的叶尖褪色黄化,黄化部分向基部逐渐扩展,叶脉往往保持绿色而叶肉黄色,因此病叶呈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但一般粳稻品种条纹症状不明显),最后病叶黄化枯卷,以后病株新出叶片陆续呈现这种症状。病株株型松散,叶片平伸,分蘖停止,根系发育不良,矮缩现象一般不及普通矮缩病明显,苗期发病常很早就枯死,分蘖期发病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结实不良,后期发病的往往只在旗叶片上表现正常,抽穗较正常,产量损失较小。病株常有“恢复”现象,即发病后新长出的叶片表现正常,过2~3周后又变黄,可反复2~3次,或恢复后不再发黄,这种情况似与水稻类型和发病生育期有关。在病株叶、根的薄壁细胞中常有大而圆的内含体,有时充满整个细胞。

二、水稻黄矮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水稻黄矮病主要由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传播。能连续传毒,终身保毒,不经卵传毒。病毒主要保存于虫体内越冬,次年再传染。水稻在苗期和返青分蘖期最易感病,一般早稻发病轻,而晚稻受害重。

水稻对此病最感病的生育期是在分蘖期前,拔节期后就较抗病,潜育期也因水稻生育期不同而有所差异。当气温在30℃时,在2~5叶期接种的潜育期约为10天,分蘖期接种的为13~14天,拔节时接种的为17天。

一般来讲,高秆种较矮秆种抗病,但高秆品种中也有易感病的,而矮秆种中也有不少品种抗、耐病性较强。

三、水稻黄矮病防治方法

1、防治水稻黄矮病的重点是做好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和二条黑尾叶蝉的防治,在第二、三代成虫迁飞期用药剂防治,药剂可用马拉松、杀螟松、敌百虫、速灭威等。

2、在晚稻秧田和早插晚稻本田初期施药防治。用5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兑水1000倍液,于晴天傍晚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兑水800—1000倍液,在晴天下午至傍晚喷杀,还可用25%中科美铃1500—200O倍液喷雾。

3、早插晚稻本田,减轻对双季晚稻为害。当发现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要先向病株和病株周围的水稻喷药,歼灭带病叶蝉,防止扩散传病。同时要把病株拔掉,消灭病源,补插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