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问答

发布日期:2019-03-01 17:59

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有哪些不同?

①枯萎病叶脉变黄,黄萎病叶肉变黄。

②枯萎病容易落叶成光杆,黄萎病有的年份后期落叶成光杆。

③枯萎病株型矮缩节间变短,黄萎病稍矮缩。

④剖秆后枯萎病维管束变为深褐色,黄萎病为淡褐色。

⑤枯萎病在现蕾期为发病高峰期,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的花铃期。有的年份夏季久旱后暴雨或大水漫灌后,容易发生急性黄萎病。

2、棉花枯、黄萎病各是什么病原菌?

①枯萎病病原菌为半知菌类,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种。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10年之久。

②黄萎病病原菌为半知菌类,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种。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7年之久。

3、哪些条件容易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

①多年连作,土壤内菌量大。

②低温:6-8月份如果遇到连续几天低温时,容易发生。因半知菌类在温度低于28℃活动活跃。棉株生长延缓。

③遮荫:棉株生长延缓,使棉株生长幼嫩,容易感病。

④高湿:6-8月份下暴雨或灌溉后排水不畅,易感病。

⑤高肥:氮肥施用过量,棉株生长过旺,枝叶幼嫩,容易感病。

⑥种子质量低劣。

⑦土壤雨后板结,不易散墒提温,易感病。

4、棉株感病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发芽的棉种及幼苗,其主根对菌液根感染具有免疫性。随着次生根生长,免疫性即行消失。这是因为幼苗在3-6叶期下胚轴导管顶壁存在,阻碍了病菌向上移动,随着棉龄增加,上下胚轴的导管开放,顶壁消失,抗性便趋下降。当结铃增多,形成层呈休眠状态时,抗性又下降,下降速度与结铃量和形成层定型呈正比。凡是使棉株生长幼嫩和生长发育延缓的条件,如遮荫、高肥、高湿、低温、种子质量低劣等,都能导致棉株抗萎性降低。

5、如何利用农业技术防治枯、黄萎病?

①轮作倒茬。重病地改种小麦、玉米5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改种水稻2年。

②种植抗病品种。在抗萎病程度上,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品种如GK-12,在抗萎性上表现良好。另外,早熟品种抗性较低,应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③减少种子带菌机会。不要用毛籽作为种子,要用硫酸脱绒的种子及包衣的种子。

④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

⑤秋耕深翻,破坏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

⑥勤中耕,破坏土壤板结,及时散墒提温。

⑦在棉花生长前期,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田地中铺设1寸厚的麦草或稻草,防止下雨后土壤板结,可使土壤保持疏松,减轻病害。

⑧在蕾、铃期及时喷洒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可减轻病害。

⑨平衡施肥,增强棉株自身抗性。在棉花生长后期,因为后期根系感病,营养吸收受阻,此时应进行多次根外追肥,抗虫棉注重多施钾肥。

6、如何选用化学药剂防治枯、黄萎病。

①克黄枯和青连霉素在发病初期防治效果好。

②用12.5%治枯灵200倍液+1%尿素在发病初期能起到很好防治效果。

③运城产的科农牌种衣剂。用浓硫酸脱绒的干种子25:1的用药量处理种子,防治效果为79.4%-84.6%。

④北京农大产的北农牌种衣剂(用药量同上),处理种子防效77.4%。

⑤山西运城地区科委科技开发中心产的科农牌1号生物制剂。公顷用150-225kg的用药量处理土壤防效90.1%。

⑥山西临汾有机化工厂产的25%亚氯硝基苯粉剂加增效剂,用于种子量的1%作种子处理。用1:25-50kg的毒土,公顷用15kg-37.5kg药量作土壤处理,防效88.3%。在发病初期用600倍药液浓度灌根效果也很显著。

⑦湖南天泽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治达。用700倍药液的浓度在发病初期灌根防效可达95%。

⑧安徽省天长市杨村镇生产的甲基立枯灵。用800倍液灌根防效88.1%。

⑨辽宁大连市甘井子永丰农药厂生产的1.5%根病灵乳剂用800倍灌根防效84.3%。

⑩黄枯净做营养钵效果好。用黄枯净拌种和灌根在发病高峰配600-1200倍液(6月中、8-9月)喷叶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