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又可以叫做公孙树,寿命极长,并且银杏全身是宝,还有药用价值。而我国德银杏栽培以用果为主,下面主要学习银杏生长结实习性及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1银杏生长结果习性
银杏为雌雄异株,一旦开花授上粉,结实很有保障,而且结实部位不易外移,树冠内膛不易光秃,是典型的短枝型果树。银杏的长枝和短枝可相互转化,新发长枝的侧芽来年可全部萌发,形成短枝,短枝寿命可达20年,部分多年生短枝顶芽也可抽生长枝。
2银杏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由于中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银杏的药理被发掘,银杏的需求量大增,种植效益也大幅上升,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种植热情,在全国形成了银杏种植热,目前全国进入结果期的银杏树超过
1000万株,年可采摘银杏叶3万吨以上,可产银杏叶提取物300吨以上,价值10亿元以上。若按平均株产果25千克计,年可产银杏果实
25亿吨,产值超过90亿元,银杏产业年贡献超过100
亿元。但是,由于银杏生长结果习性独特,其栽培与其他果树有很大不同,实际生产中,效能没有完全发挥。根据银杏的生长结果习性,结合全国各地的种植经验,有相关专家提出银杏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2.1苗木繁育
银杏寿命很长,栽植时一定要选择良种,以提高经营效益。以用种、用叶为栽培目的的,宜选择大种型
(平均单核重在3克以上)、核仁洁白、糯性强、香味浓、出核率(带肉质外种皮银杏能出白果的百分率)和出仁率高的品种。一般出核率低的在
19%以下,高的可达25%,最高可达到29%。目前生产中表现好的银杏品种有:
大金坠、长糯白果、圆白果、佛手、马铃、大白果、大果、京银、红安王等。
银杏繁殖容易,播种、分株、扦插、嫁接均可。银杏实生苗进入结果期迟,一般20年左右才开始结果,4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收益慢;而嫁接苗5年即开始结果,1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长达千年,生产中应以嫁接苗建园为主。
(1)实生育苗
银杏播种育苗具有出苗早、出苗齐、感病少、成苗多且简单易行的优点。育苗用的白果宜在授粉比较充分的产地或园片上采集,冬天用湿沙层积。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催芽,亩播种量100千克左右,亩成苗5万~7万株。
a.
种子处理
银杏种子催芽一般采用窖内催芽法。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沟,沟深30厘米、宽1.
2米,长度根据种子量确定。将沙藏的种子筛去沙子,浸种,结合浸种去除浮种、破损种子,浸种超过24小时时,注意换水。在沟底铺5~10
厘米厚的沙子,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沙,每层厚度2厘米左右,到15~20厘米时,上面覆1层2~4厘米的湿沙,上面盖薄膜即可,距地面5~
6厘米。催芽时注意,前15~20天,每3~5天翻1次,以后2~3天捡种1次;保持湿度,如果干燥,可在9:
00—10:00加水,水温在30℃左右;沟内温度控制在25~30℃。
b.
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灌良好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作苗床。选作苗床的地块,应在头年秋季耕翻,结合耕翻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每亩
3000~40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0千克,辛硫磷颗粒剂2.5千克。播种前整畦,畦宽1.2~1.5米、高
15~20厘米,畦面平整。
c.播种
按行距20厘米在畦面开浅沟,按株距5~8厘米点播。播种时种子平放,上覆土2~3厘米。
d.苗期管理
第1次追肥在6月上旬,每亩施尿素7.5千克左右;7—8月视苗木生长情况再追肥1~2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幼苗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2)嫁接育苗
银杏嫁接苗具有进入结果期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以普通银杏为砧木,嫁接优良品种。嫁接方法较多,有“T字形”芽接、双舌接或插皮接。春季是嫁接的主要季节,从发芽前5天到展叶期嫁接成活率高,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a.
双舌接或插皮舌接
目前,生产上大量采用的是3年生以上的砧木大苗嫁接,在砧木高50~60厘米时嫁接。接穗在母树发芽前10~20
天采集,采集到的接穗要及时进行蜡封处理,防止失水,影响成活。嫁接时接穗舌面的长度3~4厘米,削面在下芽的一侧,且舌距舌面2
毫米,插时露白2毫米,以利愈合。下芽靠砧木一侧,接穗基部容易和砧木愈合在一起。
b.
“T字形”芽接
接穗一般结合冬剪采集,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接穗,接穗50根1捆,埋藏于背阴处的湿沙中。春季砧木离皮时嫁接,一般在砧木萌芽展叶时开始。接芽选用充实饱满芽,要求芽片上带有护芽肉。在砧木上光滑部位切1个
“T字形”切口,横切口长1厘米,竖切口长1.2厘米,以切断砧木韧皮部为度,插入盾状接穗芽片后绑缚。先从芽上端绑起,往下缠3或4圈即可,绑缚要紧、要严。
接后10~15天检查成活,没有成活的要及时补接。在接芽或接穗成活后,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
2.2栽培技术
(1)
建园
为了提高前期产量,银杏可采用过渡密植的方法建园,行株距3米×2米、3米×2.5米、4米×2.5米等,每亩分别栽
111株、88株、66株。随着树冠长大,逐年疏移,最后改造成每亩33株或22
株。银杏雌雄异株,雄花花粉量大,少量雄株即可解决授粉问题,雄株占总株数2%左右即可。
同龄银杏苗一般雌株比雄株矮小,而茎干比雄株粗壮,雌株相对落叶早、发芽晚,横枝较多;
雌株叶片比雄株小,叶缘的锯齿缺刻浅,叶柄横切面维管束周围存在空隙,而雄株则无;
雌株主枝与主干夹角大,向四周横向生长,甚至下垂,长势较弱,而雄株主枝与主干夹角小;
雌株形成树冠时间早,枝条分布杂乱,下部大枝较多,树冠多呈卵形,雄株树冠形成时间晚,枝条分布均匀,层次清楚,树冠多呈塔形;
雌株花芽瘦而稍尖,长在花梗顶端,一般两朵花,外形如火柴梗,雄花芽大而饱满,外形似桑葚。生产中可根据上述特征进行区分,配置授粉雄株。
(2)
整形修剪
目前生产中银杏的主要树形有主干多层形、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定干高度50~60厘米,主枝3~4个,每主枝留3~4
个侧枝。冬季修剪主要疏除过密枝。6—7月通过拉枝等缓和枝条长势,以促进成花。对过旺树或过旺枝采用环割或环切的方法,控制营养生长;8
月对不能适期停长的枝条进行摘心,以提高新梢木质化程度。
(3)
土肥水管理
定植前深翻土壤,结合深翻,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尿素5~10千克、过磷酸钙20~40
千克。栽植后施肥,年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如施用复合肥,前期以高氮复合肥为主,中后期以高磷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大小来定,在树冠外缘挖沟施入。施肥后灌水。每年锄草
5~6次,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4)
花果管理
进入结果期的银杏树,在授粉树少或花期天气不良的情况下,要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4
月下旬,雄花序由绿变黄时,采集花粉或花枝,花枝在室温下阴干,收集花粉,装入纱布袋中,挂在竹竿上,站在上风头,用手轻轻拍打纱布进行授粉。也可将1
份花粉、250份水、50份砂糖、5份硼酸配制成花粉液,于晴天10:00—16:00,用高压喷雾器喷雌花序授粉。
(5)银杏早期黄化病的防治
银杏抗病性强,没有严重的病虫害,生产中以银杏早期黄化病发生较普遍。黄化病会影响第2年的产量,要加强防治。
银杏早期黄化病的原因较复杂,积水、缺锌都可导致黄化病发生。通常根系在连续10天积水15厘米深时,会引起黄化落叶和烂根,严重时整株死亡。当叶片中含锌量低于15毫克/千克时,就出现缺素黄化现象。一般从6月上旬开始发病,先在叶片边缘开始失绿呈浅黄色,有光亮,以后逐渐向叶基扩展,严重时一半叶片黄化,7—8
月病斑迅速扩大,颜色逐步转为褐色、灰色,呈枯死状。
当田间出现黄化现象后,要认真观察,对症施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对于积水引起的黄化,要在雨后加强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以减轻危害。对于缺锌引起的黄化,每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按树大小每株施硫酸锌
80~150克,生长季每隔10天左右喷1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0毫克/千克钛得肥
加0.3%光合微肥,连喷3次,以控制危害。
(6)
采收、加工及贮藏
银杏以叶片和种核作为主要收获物,采收时应根据收获物的不同,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银杏叶片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对心脑血管有舒张作用。银杏叶的粗制品为干叶重的
1%~3%,售价比较昂贵,因而出售银杏叶是银杏生产中的一种主要收入。一般银杏叶宜从10月上中旬至11月上旬分期采收,先摘树冠内部、下层枝条上的老叶,每次采摘短枝的1/3
叶片,最后在银杏叶即将变黄时一次性采完。采集的银杏叶要及时晒干,防止发热生霉。
银杏种核一般在9月下旬成熟,成熟种核外种皮由青色变为黄色或橙色,表面覆盖一层薄的白色果粉,用手捏外种皮有松软的感觉;中种皮已完全骨质化,可用竹竿打落收集。
采集的种核要及时脱皮。将种核堆放在坚硬、平坦的场地,堆厚
30厘米左右,堆上盖湿草,2~3
天后外种皮会逐渐腐烂,用脚踩或手搓、木棒轻击使外种皮脱落。将脱皮后的种核放入清水中冲洗,边搅拌边去除杂质,经过多次搅拌、冲洗,即可得到干净的种核。为了使种核表面洁白并具有光泽,生产中对种核进行漂白处理。目前漂白处理有
2种方法,一种是漂白粉处理法,将一定量的漂白粉先用10倍的温水化开,再用水稀释至100倍,1千克漂白粉可漂白100
千克种核。将种核倒入漂白粉液中,边浸泡边搅拌,5~6
分钟当中种皮变为白色时捞出,连续用清水冲洗几次,至表面无药迹、无药味为止。漂白后应及时将其摊放在室内或室外阴干。二是硫磺熏蒸法,把冲洗干净带水的种核摊放在席上晾干,放入缸中,放至容器容积的
2/3,然后点燃一酒杯硫磺,放入缸中并封口,熏蒸30~40分钟,打开封口,此时中种皮既洁白又有光泽。
脱皮、漂白后的银杏种子称为白果,白果需在低温、低湿、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特殊的贮藏,才能避免发霉变质和硬化失水,失去生命力,可采用如下方法贮藏。
沙藏法。选择阴凉的室内,按1份种子、2份湿沙的比例将白果混沙贮藏,堆厚控制在60厘米以内,经常检查湿度,以手握时感到湿润为宜。此法可贮藏3~5个月。水贮藏。将白果全部浸入水缸或水池中,经常换水,可贮藏4~5个月。
冷藏法。将种核装入麻袋内,放入冷库,温度控制在1~3℃,每半个月酌情喷洒1次水,可贮藏5~6个月。
贮法。将白果装入厚为0.05毫米的塑料袋内,每袋控制在20千克以内,放入低于5℃的冷室内,可贮藏5~6个月。
(7)
树体采后管理
采后管理对银杏树体安全越冬、第2年的产量均有较大影响。银杏采收后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等迟效性肥料,一般结果树根据树大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0~
200千克,通常在采前5~10天,在树冠外围开宽30~40厘米、深30~35
厘米的沟施入。
②银杏园耕翻。在土壤封冻前耕翻银杏园,深30
厘米左右,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水能力。
③清园。在落叶后,及时清扫落叶、杂草,以减少病虫越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