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安徽我省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水稻对高温最敏感的抽穗扬花阶段遇到持续高温天气为害最重,一般减产3~5成,严重的减产7成以上,甚至绝收。
一、高温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危害
1、水稻花期。据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高温对水稻盛花期开花率、花药开裂等均有不良影响,温度愈高,伤害愈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在籼稻(二九青)开花期,进行不同高温试验,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30℃高温处理5天对开花结实已有明显伤害,38℃高温处理5天则全部不能结实。开花期35℃高温处理6小时的空粒率比28℃处理增加13.2%~22.9%。水稻花期,不同高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对结实率影响不同,随着高温强度的加大和持续时间的延长,水稻秕粒率和空粒率增加。高温危害的敏感期为水稻盛花期,盛花期前或盛花期后较轻,开花当时的高温对颖花不育有决定性影响。从花粉粒镜检情况看,花粉率充实正常率明显下降,畸形率明显增加。它主要影响颖花的开放、散粉和受精,因而空粒增多。水稻开花期受害的机理,一般认为是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使其失去受精能力,而形成大量空秕粒。临近开花前出现高温,主要伤害花粉粒,使之降低活力,开花前一天的颖花受热害最重。
2、水稻灌浆结实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报道,不同高温对水稻灌浆期的影响不同。日温32℃夜温27℃处理5天,千粒重有所下降。日温35℃夜温30℃处理5天,千粒重和结实率都明显降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杂交稻汕优2号灌浆期的高温试验中,指出开花后1~10天内,日平均气温大于28℃就会降低千粒重。高温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秕粒率增加,实粒率和千粒重降低。据有关研究表明,乳熟前的高温伤害主要是降低实粒,增加秕粒。乳熟后期的高温伤害主要是降低千粒重。杂交稻汕优2号乳熟期在25℃~27℃条件下的千粒重最大,当平均温度大于28℃时,千粒重有所下降,平均温度达30℃时,千粒重下降明显。研究还表明高温对水稻灌浆的影响主要在于籽粒过早减弱或停止灌浆,即高温缩短了籽粒对贮藏物质的接纳期。其原因是灌浆期遇到高温会使籽粒内磷酸化酶和淀粉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减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另外,高温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强度,使叶温升高,叶绿素失去活性,阻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强,使细胞内蛋白质凝集变性,细胞膜半透性丧失,植物的器官组织受到损伤,酶的活性降低,整个植株体代谢也表明失调,最后三片功能叶早衰发黄,灌浆期缩短,最终表现为逼熟现象。
二、水稻开花、灌浆期受高温危害的温度指标
水稻不同发育期的高温热害指标不同,籼稻开花期间长期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0℃,短时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35℃。根据试验和调研,一般认为孕穗、抽穗期受害温度指标为:日最高气温持续3天以上≥35℃。盛花期36℃~37℃严重受害。
三、不同水稻品种和环境条件对高温的耐性有差异
水稻不同品种抗高温能力存在差异,据我省2003年调查,对高温最敏感的品种有:特优559、金优725等,近年的研究表明,粳型或带有粳型血缘的杂交中籼组合及母本为特优、协优系列和父本为559组合,结实率较低。在高温干燥天气下,凡是田间保持浅水层的影响程度大为减轻,过早断水的农田危害明显加重。受害程度还与秧苗素质、植株生长状况、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有关。由此可见,水稻的高温热害从抽穗扬花期的安排、品种的选用、肥水管理等措施上是可以预防的,遇到高温时如果采取措施得当,也可以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