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识别:主要发生在苗期、莲座期,或包心初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扩大后并受叶脉限制呈膜状不规则形角斑,病斑大小不等,叶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浸状,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或穿孔。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薄壁组织,叶脉不易受害。
二、防治措施:
1、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田间管理。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一、症状识别:主要发生在苗期、莲座期,或包心初期。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扩大后并受叶脉限制呈膜状不规则形角斑,病斑大小不等,叶面病斑呈灰褐色油浸状,湿度大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或穿孔。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薄壁组织,叶脉不易受害。
二、防治措施:
1、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田间管理。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