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15 04:47

在水稻种植期间,加强对水稻各生育时期的田间水肥管理,创造-个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是实现大旱之年夺丰收的技术关键。

-、返青分蘖期

l、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返青期灌水3~4公分,可保持秧苗体内水分平衡,促进返青。分蘖期浅水勤灌,有利于提高土温、水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2、早施分蘖肥、及时除草。移栽后7天左右,稻田杂草即将萌发出土,施肥和化学除草同时进行。亩用尿素7~lO千克、硫酸钾5~8千克、6O%丁草胺乳油85~llO克拌匀撒施,提高有效分蘖数。

二、拔节孕穗期

l、适时晒田。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更新土壤环境及田间小气候,形成壮秆,提高植株抗逆性。有效分蘖达到要求时(-般在移栽后3O天左右)撒水晒田。晒到幼穗分化结束。肥カ高、长势好的田及冷浸田要重晒,晒到田面开大裂。反之,则轻晒,晒到田面开鸡脚裂。同时,晒田的轻重、长短要因苗、因田而异,达到叶片硬直有弹性、叶色退淡、新根串田面时即可复水。

2、水分管理。拔节期实行浅水勤灌。孕穗期实行寸水灌溉,保证幼穗正常发育。

3、巧施穗肥。晒田复水后即施用,亩用尿素3~5千克,施穗肥的时间及用量掌握好,不能迟、不能重,否则造成贪青晚熟。对于8月低温冷害严重的地区则不能施用穗肥,以减少空批率。

4、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及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三、抽穗结实期。

l、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次水后,自然落干l-2天,再灌-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lO天把水放干。

2、适时收获。水稻收获-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一、水的管理

1.1浅灌、间灌

水稻移栽后,由于稻苗尚小,根系发育不完全,对水肥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加上刚移栽根系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而且风大、气温高,叶片的水分蒸发较快,所以刚插秧后的稻苗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马上建立水层,但不宜大小漫灌,以浅灌为主,水层深度以苗高的一半为宜,最多不超过苗高的2/3,不能淹过苗心,这样的水层一方面能防止叶片水分过度蒸腾导致苗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防止夜晚气温低温产生冻苗。待水稻苗开始返青,要把水放掉一些,保持浅水层,深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这样的浅水透度性好,利于水温、地温的提升,能有效促进秧苗的根系发育,出根快,发新根多,秧苗也能早分蘖。另外秧苗返青后也可以采取间歇的方式灌溉,一次灌水3~5厘米浅水,然后任其自然落干,田中坑窝有水、田面无水则再进行灌水,循环进行。

1.2晒田

晒田的目的是加强水稻分蘖,促进水稻的幼穗分化,通过晒田能促进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环境,使植株的生长中心由蘖向穗转移,利于大穗的培育。经过晒田以后,植株的根系发育加强,植株叶节变短,长粗长壮,对于抗倒伏能力有明显增强,经过晒田能大大提高分蘖成穗率,促进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晒田时间一般在水稻对水分不敏感时期进行,这时期基本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一多半,水稻的有效分蘖基本终止。如果水稻植株在这段时期长势过旺,出现郁闭较早,叶色变黑、叶下披,同时如果不出现拔节黄,或者土质较粘、地势较低的田块,要进行晒田1周左右,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则可以不进行晒田。晒田程度要结合苗情和土壤而定,基本要达到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这样能够促进壮秆,控制上部徒长,促进根系发达。晒田也要结合气候、土壤、肥料供给和苗的长势情况来决定晒田与否、晒田程度及晒田时间。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1.3增温灌溉

为了保证灌溉时不导致地温过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要进行增温灌溉,所采取的措施是进行灌溉时间的合理安排,一般灌水时间应在日落前1~2个小时到日出后1~2个小时这个时间进行,这是针对于河水而言,如果是井水灌溉,要先把水放到晒水池中,延长灌溉渠道,加宽进水口,采取表层水灌溉等办法,力求所灌溉的水温不至于过低,减轻低水温对水稻分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4检查防漏

灌溉完以后,要经常对田埂的坚固性进行检查,防止漏水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漏水会导致肥料及除草剂的流失,影响水稻的生长,反而失去除草的作用,引起田间杂草生长过旺。如果水流到其他水层会导致其他田块的水层过深,影响其他田块的水稻生长,甚至导致田埂的连销毁坏。要经常对田埂进行修整,确保不出现漏水情况。

二、肥料的施用

水稻返青后会进入快速生长期,由于根系的不断发育以及分蘖数的增加,对于养分的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所以肥量也要不断增加,而且此时地温相对还较低一些,土壤中养分没有完全释放,加上基肥的全层施,根系处于表层土中,很容易产生养分不足而影响发育的情况,要及时施用分蘖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占整个生育期肥量的1/3左右。

2.1施肥量

分蘖肥的重点是氮肥,在整个生育期中,此阶段可施用1/3左右的分蘖肥,亩用尿素3~5公斤,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酌情增减,肥力好的略减,肥力低的要适当增加,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酌情增施一些微肥。

2.2施肥方法

施肥时要早施,这时因为氮肥施用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为氮肥的肥效发挥得较慢,分蘖要尽早施,一般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施肥时要看苗情,分蘖肥的80%要全田施用,其余的20%要看苗的长势进行适当调整施用,苗势好的略减,苗势差的多加一些,这样施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全田苗齐,达到基本一致的长势;施肥时也要看天气,一般雨天或上午露水较大的时候不要施肥,避免叶上有水粘肥融化产生烧苗现象;施肥后要保持田间的水层,不要排水,待自然落干后再进行灌水。

三、病虫草害的防治

近年来东北地区水稻在返青后常常易发病虫害,常见的“四病三虫”,即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水稻蚜虫以及稻蓟马、稻苞虫等害虫,在田间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田间巡查,密切关注水稻的长势,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防控,常用药剂有井岗霉素、三唑酮、多菌灵、菌毒清、吡虫啉、噻嗪酮、毒死蜱、吡蚜酮等,在使用时要分清不同药剂针对的病害虫害种类,按说明进行操作,避免用药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对于水稻草害要选择对杂草杀伤而对秧苗无伤害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对一些较大的杂草可进行人工除草除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