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根据以往的水稻生产实际,长期前期干旱,后期雨水结中,易发水稻稻曲病。因此要加强防治。
水稻稻病以菌核在土壤、杂草、病粒(籽种带菌)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嚢饱子借气流和水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水稻抽穗适宜条件下(发生)发病。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主要在轴穗杨花期侵入,为害子粒,初子粒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包状物,逐渐膨大,最后包囊全颖壳,形状比正常子粒扩大3—4倍,为墨绿色,表面光滑,后开裂,散出绿色粉末。
防治方法:
1、换种:产量高而感染稻曲病的品种则需进行换种;
2、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田梗两侧杂草,切断病源场所;
3、合理的水肥管理,培育健康稻株,增强抗菌侵染,注意不能过多施肥,易发稻曲病。
4、药剂防治:用5%井冈霉素,200毫升/亩或12%曲纹星可湿性粉剂50克/亩,在水稻孕穗后期,大器晚成破口期3—5天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