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出现故障是正常的,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八大毛病。
内容如下:
刺麦秆割刀刺麦秆是由于定、动刀片的配合间隙增大,动刀片中心线与护刃器中心线偏差太大(超过5毫米),刀片不锋利或刀片上的锯齿磨损引起的。修理时:
①切断割刀上的动力;
②拔出刺在割刀内的麦秆;
③少数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不相重合的,可用一截钢管套在护刃器上,采取左右撬动的方法纠正;
④割刀中心线普遍偏差的,就须卸下驱动机构作整体调整;
⑤割刀前后间隙都偏大的,可用小锤敲击压刃的前部,反之锤击压刃器的后部(割刀前端应密接无间隙,后端应有0.3—1亳米的间隙);⑥割刀磨钝或掉齿的,要及时更换。
二、堆麦秆割掉的小麦靠拨禾轮、螺旋推运器、倾斜输送器的相互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脱粒装置,只有当它们的安装位置不符合规定、相互配合间隙增大时,才会发生堆麦现象。因此,排除此故障时应根据小麦长势调整好推运器叶片、伸缩扒杆与割台之间的距离。
方法是:先松开螺旋推运器两端的固定螺丝,再拧松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向里拧动时叶片与割台底板间隙增大,反之间隙变小。调好后,再把松开的螺丝紧固好。伸缩扒杆与割台底板的间隙调整是靠改变调节手把的位置实现的,松开调节手把上的固定螺母,向上扳动手把扒杆与底板的间隙变小,反之则间隙变大。调毕,再把松开的螺母拧紧。其次是调整倾斜输送器上的链条,其松紧度靠拧动输送器两边的调整螺母实现。排除链条跑偏故障的方法是,向哪里跑偏就紧固哪边的螺母,直到链条不跑偏为止。对因拨禾轮位置安装不当导致扶禾与铺放作用变差时,应按要求重新调整拨禾轮的安装位置。
三、掉麦秆麦田掉麦秆的故障,多是由于拨禾轮位置安装不当或转速过低、分(逐)禾器偏斜造成的。排除方法:
①矫正偏斜的分禾器,规范割麦范围;
②适当提高拨禾轮转速,使它与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一致;
③重新调整拨禾轮的安装位置,对因拨禾轮前后位置安装不当引起的故障,调整时应先放松张紧轮,取下传动“V”带,再松开穿在支臂上的固定螺丝,前后移动拨禾轮,即可改变其前后位置。一般情况下,收获直立小麦时拨禾轮轴应放在割刀前60—70毫米处。拨禾轮高低是通过拨禾轮两边的液压升降油缸完成的,最佳位置是弹齿轴转至最下方打在被割小麦的2/3高度或稍上位置。
四、掉麦粒按规定,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总损失率不大于2%,否则就应查找原因。如果麦粒掉在割台前,就应从拨禾轮的安装位置、转速、小麦熟过、收割太晚上找原因。根据情况再将拨禾轮的前后,高低位置调整正确,不要让弹齿轴打麦穗。拨禾轮转速过高引发故障的,要降低转速,合适转速应为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1.2倍。裹麦粒是由挡草帘损坏、键面筛孔堵塞、逐稿器抖动频率低等引起的,修理方法:
①清除键面孔筛上的杂草、茎秆;
②换掉损坏的挡草帘;
③提高逐稿器传动带的紧度,没有逐稿器及挡草帘的双滚筒式收割机,要想麦秆中不裹麦粒,只有靠减少喂入量和提高滚筒转速的方法来解决。
五、滚筒堵塞滚简堵塞多发生在装有纹杆式滚筒的联合收割机上。当滚筒堵塞后,使用放堵装置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应停机,用手和铁钩掏出堵塞的秸秆。要想不出现滚筒堵塞故障,一是按4:1的比例重新调整入口和出口间隙;二是根据小麦长势、潮湿情况适当放慢收割机的前进速度或提高滚筒转速;三是正确使用放堵机构,不要等滚筒堵塞后再使用。
六、脱粒不净发生这种故障的联合收割机,多是因为脱粒间隙过大、滚筒转速低、纹杆磨损所致。排除方法:
①降低车速,减少喂入量;
②提高滚筒转速;
③重新调整脱粒间隙;
④更换磨钝的纹杆。
七、杂质多经联合收割机清选后的小麦是不含杂质的,只有当风向不对、风量不足、筛子开度不当时才会出现杂质。因此,修理时,一是靠移动调节板的上下安装位置改变风向,二是通过改变风扇无级变速器的转速、吸风口的大小调节风量。就风量分布而言,应该是前筛入口处大,后筛出口处小,以风量能把麦粒吹散和浮起、颖糠吹跑、吹不掉秕麦粒为标准。因筛子开度不当产生故障的,可通过重新调整筛子的开度及安装位置解决。八、碎粒超标联合收割机发生这种故障,是由于机器前进速度慢、麦秆喂入量少、滚筒转速高、麦粒干燥引起的。解决此故障的方法:
①增加小麦喂入量;
②降低滚筒转速;
③确因小麦熟过引起的,可暂不收获,放在后半夜和早晨麦秆比较潮湿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