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水稻插秧机械化尚未得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对此一直特别关注,各级政府也一直对水稻机械化插秧工作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但由于插秧技术问题和插秧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使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很大进展。
该县机插秧工作从2003年开始进行试验性推广并一举成功。今年机插秧推广面积达1000亩,推广范围分布全县六个乡镇。在认真分析了我县的自然条件,结合江淮地区气候因素不仅使育秧程序进一步简化而且浅显易懂。
目前,机插水稻大田长势良好。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社会化生产的需要,水稻育秧工厂化及插秧机械化的实现成为当前农村更加迫切要求的焦点。
水稻机插实现后,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而且可以增收节支,同时利于保护环境,水稻机插科学地设定栽插深度及合理分布行株距,不仅有利于田间管理更有利于发展鸭稻共作及其他水产养殖。
为了更有效地大面积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我县农机局在杨村乡农技站的大力配合下联合拍摄了软盘育秧及插秧机械化应用技术的录像片供大家参考。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要求
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土壤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块,长58cm、宽28cm,土壤厚度为2~2.5cm,每平方厘米上成苗1.5~3株,所用秧苗的秧龄为15~20天,秧苗高度为12~17cm。要求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秧块卷而不散、提而不烂。
营养土的制备
软盘育秧,营养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所育秧苗质量,营养土最好是旱田土或者是菜园土,也可以在秋耕,冬翻的春茬田取土,但是含有大量水田除草剂的土不适合做营养土,闲置撂荒地,长满杂草的荒地及盐碱地或被工矿业污染的土地不适合取土配制营养土。
取土量按每亩秧苗需细土100公斤左右,取土后经粉碎、过筛去除杂草及石子、砂姜,使土壤中不含直径大于0.5cm的硬质杂物,以防使用中伤害插秧机。
营养土的培肥,按每100公斤细土,最好加入腐熟的有机肥3-5公斤,尿素0.3公斤,磷肥2-3公斤。或加入高质量的三元素复合肥0.5-0.6公斤,充分翻匀,堆闷备用。也可采用每100公斤细土施有机、无机复混肥3-5公斤,充分拌匀。
最好是采用旱秧壮秧剂配制营养土,按每100公斤细土、加入0.5公斤旱秧壮秧剂,充分拌匀。营养土在配制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可用喷雾器在翻拌营养土时加湿,营养土在使用前要充分堆闷30天以上,以防造成育秧盘中局部肥料浓度过大伤害秧苗。营养土拌好肥料后,应庶雨堆闷。
秧田准备
秧田地的选择:软盘育秧秧田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通风、阳光充足的平整田块,田间灌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地下水位在30cm以下。
在整平的秧田地上按畦顶宽1.4米,畦间沟宽30cm,沟深25cm,开沟做畦,一般畦长不超过30m,如果秧畦过长,可按每30m左右中间留一中沟,以利排灌,每五畦或六畦留一中沟或留一田埂以利管理,中沟宽30cm,深30cm,地边、地头开大沟,沟宽40cm、深35cm,开沟后要做到三沟相通。整平秧畦可采用水整法,也可用旱整法:水整法为上水浸泡后拉平,排水晾田,拍平畦顶;旱整法即将起沟的土在畦顶打碎摊平,镇压平整即可。
种子处理
种子选用与常规栽培品种相同,种子处理先后要经过晒种、选种、药剂处理,浸种和崔芽几个步骤。将晒过的种子去除草籽和瘪谷后进行浸种,浸种时按每6公斤种子加入5mL浸种灵。一般籼稻浸种60(日*度)后可以进行崔芽处理,以9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崔芽后要及摊晾,防止高温烧芽,以种皮发白为限。晾后及时播种,以防种芽过长或回芽。
铺盘、装土、浇水、消毒
确定好播种期后,及时将软盘平铺在秧畦上,铺盘时注意盘之间要靠紧,排列整齐。装土;软盘铺好后按标准2cm的厚度均匀装上盘土,盘土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所育秧苗的质量,在摊土的同时请注意及时剔除盘土的杂物。浇水:在播种前,及时给秧盘浇水,浇水致饱和状,浇不透则出苗不齐。消毒:采用敌克松1500倍液均匀泼洒或喷施于秧盘表面,可有效杀灭有害病菌,以防浸染谷芽及秧苗。
播种、覆土
浇水消毒后的软盘应及时播种、防止软盘水分过分散失不利谷芽出苗,播种时力求均匀,根据品种不同,按盘称种,每盘播量折合干种约为110克,采用手工播种时,为达到播种均匀,可采用粗播、细播结合,分多次撒播。播后达到每平方厘米分布2~5棵谷粒为止。覆土: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在0.3~0.5cm,可采用营养土覆盖,营养土中含壮秧剂的另备细土覆盖,覆土也同样要求厚度均匀,不均匀将影响齐苗。
覆膜、盖草
覆膜、盖草:播种、覆土后为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应立即覆盖薄膜,薄膜四周细土压实密封,起到增温、保湿作用,同时在薄膜上撒盖一层稻草,防止中午膜内温度过高,而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揭膜前如遇阴雨天气,雨后应及时清除膜上的积水。
秧田管理
揭膜:播种后当秧苗完全达到一叶一心时才可揭膜,过早揭膜可造成出苗不齐,揭膜过迟将造成秧苗过嫩,不利后期生长。揭膜原则为晴天下午五点后揭膜,如果阴雨天气时,小雨雨前揭膜,大雨雨后揭膜。揭膜后应立即进行一次秧苗补水,补水可采用喷灌也可采用洇灌,洇灌时保持1~2小时后排水爽田。这时进入秧田的正式管理阶段,按照一查苗色、二查盘土、三查病虫害的三查原则坚持做到一天三查,一般发现问题多为中午前后,干干湿湿控长增根,晴天保持平沟水或盘土湿润,阴天排尽秧沟水。
在二叶一心期要进行一次补肥,杀菌、除虫管理。补肥可按每15公斤水溶解150克尿素,结合秧盘补水,在下午结露时喷施,也可泼浇,泼浇时浓度减半,如果结合生长素、微肥一起施用,效果会更好。为防止苗期立枯病,可采用敌松1500倍液喷施或泼浇,若再配以甲托或冠菌清效果将更好。因为这一时期为午收季节,大量飞蛾扑青,秧田呈现一定的虫害,其中以稻蓟马和稻飞虱较重,加上秧苗密度较大,其危害呈暴发性。在这一期间可采用40%吡虫啉水溶液,稀释2000倍,或采用48%的乐斯本1500倍液进行一到二次的除虫、防虫处理,促进秧苗正常生长。
确定插秧期后,提前三天排水晾田,按每亩秧田7~10公斤尿素追施送嫁肥,建议结合补水进喷施,同时进行一次病虫害综合防治。若苗色较嫩或秧苗较弱,可加施生长素或微肥,以利栽后快速返青。
整地
插秧机插秧用不着烧麦茬,整地时可以旱整,也可以水整,可以犁也可以旋,根据天气及各自的实际情况而定。旱整时可以先犁,犁后上水泡田,再用耙耥平即可,旋耕可先灭茬再旋或直接旋耕,旋后上水耥平,水整时情况类似。
在整地时不可深耕,耕深不超过15cm,整后达到田平底实,水面不平度不超过5cm;上水沉淀,按我们凤台的土壤情况一般沉淀两天后即可进行插秧。
插秧
适合机插的秧为长58cm、宽28cm,盘根紧密的秧块。起秧时可将秧块卷起码放在运秧车上,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以防秧块变形,一般码放三层为宜。装秧时用取秧板将秧块展平,将插秧机的秧箱移动到一端起始位置后停下,放入插秧机的秧箱中,秧苗盘根较好时也可直接将秧块放入秧箱。装秧的高度不超过秧箱高度,同时在秧苗备用架上放上适量的备用秧,以利田间补给秧苗,但不可协带太多。
插秧深度,可在田间经试插后确定,插秧时田间水面不宜过深,一般保持3-5cm水层,无水,或水过深都不利插秧,插秧时在地头转弯时禁止插秧,在补给秧苗时应切断插秧离合器,在插秧行进中不要用左右行走离合器来调整行走方向,如遇插秧机声音不正常或有插秧缺陷时,应立即停车检查,不能自行的排除故障请联系技术人员及时到场处理。
大田管理
由于机插水稻采用的是中小苗移栽,缩短了秧苗期,改变了原有常规手工栽插水稻的育秧栽培方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只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大田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确保机插水稻的高产稳产。浅水服苗、活棵,以前促、中控,后促的管理原则进行科学地肥水管理,机插结束后,立即灌浅水以淹身不淹心为原则,切忌长时间深水,以致根系缺氧形成水僵苗,在栽后一周内不宜施返青肥,不然若遇高温,易形成肥僵苗或烂秧死苗。插后7~10天,秧苗根系分生加快,应浅水勤灌,保持3~5cm水层,干干湿湿,以水调肥,以气促根,强壮植株,此时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补足水稻所需养分,以利活棵返青。在活棵后一周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化除,与一般人工插秧不同,用药需注意施用对象,施除草剂后,保持5~7cm水层3~5天,并开好平水缺,以防田间漫水或遇雨时水位暴涨,造成淹心死苗。插秧20天后,大田进入分蘖高峰期,为减少无效分蘖,以前水不见后水,浅水勤灌,轻烤勤烤为主,此时已进入盛夏季伏旱高温高湿阶段,同时也是江淮地区的主汛期,抓紧有利时机对大田进行一次全面病虫害防治,如果后期水稻长势旺盛施药困难,一方面增加防治成本,另一方面,影响大田水稻正常生长。
8月中旬,在江淮地区水稻先后进入抽穗期,为保证亩穗数及千粒重,可视苗情,亩施5~7公斤尿素,只能少施,不能多施,用以提供扬花灌浆期的营养补充,灌浆期如遇叶色发黄,可及时每亩施尿素1~2公斤或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若遇高温高湿天气,可加施杀菌剂,以防稻曲病及水稻穗茎瘟。水层以浅水为主,逐渐减少灌水量,直至成熟收获。
目前水稻机插高产技术尚在完善中,在水稻日常生长管理中希望大家多观察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实际认真掌握每一个细节,尽早将这项技术面向社会、服务于广大群众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