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械化中突出问题及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18-09-06 11:58

1玉米收获机械化存在问题

目前玉米收获机械化

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机具问题,二是农艺与农机结合的问题,三是使用问题。

1.1机具问题

机具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性普遍较差,二是损失率过大。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适宜行距多为600~700mm,而有的地方行距350~400mm。由于收获机2行距是不可调的,作业时不可避免地将部分玉米株推倒,而无法正常进入割台,结果被收获机连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玉米收获后,地里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损失率过大。主要表现在:(1)割台的升降方式和升降尺寸不合适。前两年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割台

多为不可调,现在很多厂家进行了改进,改为手动升降或机械操作。由于考虑到机具在田间经过沟坎地带的行走通过性,不能使割台降得太多,现在玉米结穗部分较低,往往高度低于500mm。收获时,果穗很容易从割台下部滑过收不上来而被粉碎机粉碎,造成浪费严重,损失大。(2)穗头损失大。收获机作业时,果穗同植株分离后,纷纷落入割台中间的收集凹槽,由于凹槽侧壁为钢性结构,没有弹性,机械高速运转时,跳动的果穗很容易撞断头部,致使粮仓散粒过多,有部分散落在地面,造成重大损失。

1.2农艺与农机结合

农机要为农业服务,要为农业的增产、增收、优质、低耗、安全服务,但农艺也要为农机化的可行性考虑,往往农艺上很小的变动,就可给农机带来很大的方便,因此农艺与农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农艺的变动应有利于农机,以便有利于新的农艺措施实现机械化。如玉米种植行距问题,目前的机器要求玉米行距均匀,否则作业效率低而且损失也大。各地玉米种植有平畦作、间作套种等多种行距,有用2行机器播种,也有用3行机器播种,还有人工点播,行距也有60~70mm和30~48mm等多种规格,通过比较,确定几种统一模式,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规范化的农艺要求才有利于对机械进行适应性设计,最好研制机械时考虑到机械行距可调,这样,收获时就可以不受行距的限制了。农艺中种子的大小、形状、脱粒难易程度,种子在秸秆上所处位置,以及秸秆的粗细、高矮等都影响机械作业,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相互照应,考虑周到些。

1.3机械使用问题

性能再好的机械,由于使用操作不当,也不会有好的作业效果。使用效率低是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大范围推广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作业幅宽太小,1.5m幅宽的玉米收获机只能收获2行,在地里转弯调头的次数增多,浪费时间也就多,因此,导致效率低。

如何提高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除了科研、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在设计原理、结构上满足农艺要求,多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外,农机推广工作者,在向农民推荐新产品时,一定要对农民高度负责,严把质量关,当好参谋。厂家在介绍产品优点的同时,也应告之不足,让他们充分享有知情权。

2收获机械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玉米收获方式有多种,一是分段人工收获,即人工收获玉米穗,利用还田机械处理秸秆或人工收获秸秆,这是目前大多数玉米产区的作业方式。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收获机质量的改进,这种方式会逐步被机械所代替。二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一次完成摘穗、输送(剥皮)装箱、秸秆还田等作业工序,这种作业方式效率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显著。目前全国市场上销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以背负式机型为主,但长远考虑,自走式机型应该是发展趋势。三是利用青饲收获机作业,将玉米整株收割切碎,全部做成青贮饲料,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大型畜牧农场。玉米青饲收获机有自走式、牵引式和旋挂式3种类型,其中悬挂机型应用较多。另外大型自走式玉米青饲收获机,除了国外引进的产品外,我国部分企业也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相继研制生产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走式玉米青饲收获机,部分机型还在市场上有不错表现。四是利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一种是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简单改造,并调整某些技术参数,直接进行玉米收粒作业,已经有企业研制出这种机型,并在市场上销售;另一种是采用玉米专用割台,与小麦联合收割配套进行玉米收获作业。

玉米作为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用途已经从食品用粮向饲料和工业用粮转变。玉米机的发展方向,一是和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提高整机利用率,实现一机多用。二是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满足摘穗、剥皮并实现脱粒,要能做到秸秆还田,或者回收实现青贮收获的功能。鲜食玉米收获也是一种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鲜玉米穗的食用量将逐步超过玉米面粉的量,据估计,鲜食玉米收获可能占到玉米总量的1/5。鲜玉米收获首先要解决的是玉米穗在收获中不能破碎的问题,三是解决玉米秸秆切碎并回收或处理的问题。四是收获后鲜玉米穗的保存问题。总之,从总体上来说,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联合收获机、青饲收获机及兼收型收获机都是玉米收获机的发展趋势,各占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