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使用与管理孵化机

发布日期:2018-10-04 17:07

(一)孵化前的准备

1.安装前要使水泥地面保持平整。孵化机稍向前(有的机型向后)倾斜,以便清洗时排放污水。机门前要留有2~3米的操作空间。

2.对孵化室、孵化机进行消毒。此项工作应在入孵前1周在检修机械完后进行。室内屋顶、地面等各个角落都要清扫干净,机内涮洗干净后,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消毒,或与入孵种蛋一起消毒。

3.检查蛋盘。看蛋盘框是否牢固,铁丝是否有脱位、折断和弯曲现象,做到逐个检查。

4.机体检查。反复开门后,看是否严密,机体四壁、上顶、底板是否变形,发现故障及时补修。

5.校正检修机器。在孵化前1周,要系统检查安装是否妥当、牢固,各电器系统是否接好、灵敏、准确。检测温度计准确度的方法:可用1个读数准确的温度计与孵化用温度计插入温水中,观察温差,如温差过大(大于0.5℃),应更换或胶布贴上校正值标记。

6.试机过程中的检查。试机过程中要对供温、供湿、警铃、风扇等系统以及电机的转动进行详细检查,上述部分一切正常,试机运转1~2天后方可正式入孵。

对于种蛋入孵前的准备,应先做好种蛋的入孵前选择,即外部观察、照蛋和剖检法。其次应做好种蛋入孵前的预热和消毒。

(二)孵化过程中的管理

1.种蛋入孵。上盘后的种蛋,经过预热、消毒后入孵。入孵时将蛋盘插入孵化机内的蛋架即可。但要注意架的平衡,防止翻蛋。

2.温度调节和通风。温度经过调节固定后,一般不要再动,刚入孵时,由于开门放蛋,散失部分热量,同时种蛋和蛋盘又要吸收热量,而使孵化机内温度急剧下降,这是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会逐步恢复正常。在正常情况下,机内温度偏高0.5℃或偏低0.5℃时,即要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因此要随时观察机门上温度计批示的温度情况,如有不正常就要及时检查控温系统,排除故障。随着胚龄增加应适当开启排气口,到后期应全部打开,以保持胚胎正常发育对氧气的需要。但前期不应开启过大,以免加温较慢,浪费电能。一般在1~19日胚龄期间要求孵化机内的温度为39℃左右。19日胚龄移入初孵机时,温度应38~38.5℃。在使用孵化机时要注意,一定要按孵化机生产厂的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温度试用,还要考虑所处的地理条件。

3.湿度调节。孵化机内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为53%~57%,孵化期间要定时观察机门玻璃窗内的干湿球温度计。另外,感受元件的纱布与水盆内也要经常换水,纱布被脏物污染后,要洗净重装。

4.翻蛋。要求每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45°。如果同时控制多台孵化机,翻蛋时最好使所有的孵化机翻蛋方向一致,这样便于管理。每翻蛋一次要做好记录。

(三)孵化后期的管理胚蛋孵化至18~19天,应转入出雏器中继续孵化至出雏。在转蛋时也要提高室温,动作要轻、稳、快。胚蛋在孵化20.5天时,开始大批啄壳出雏,见有30%以上出壳时,开始捡出羽毛已基本干了的雏鸡,并捡出蛋壳,雏鸡羽毛未干时捡出或在出雏机内停放时间过长,均影响雏鸡健康。在出雏完毕后,必须对出雏器、孵化机和孵化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出雏盘、水盘冲洗干净后放入出雏器进行熏蒸消毒。

(四)孵化过程中突发故障的排除

1.停电。孵化时,为了预防停电,必须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1)要有两套供热设备,一是自备发电机,遇上停电,马上发电。孵化场应和当地供电部门保持联系,在得知要发生停电时,事前做好启用备用发电机的工作;二是孵化室内设火炉和火墙,遇到停电,立即提高室温,保持在18.5~37.8℃的范围内,并关闭机门和机上的通气孔,定时对调下、上蛋盘等措施,同时地面洒温水调节湿度,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2)对孵化机内温度的掌握。如果是孵化前期的胚蛋,要注意保温,孵化后期的胚蛋要注意散热。但也要根据季节和室温具体掌握。

2.其他故障的排除。(1)风扇转速低:风扇皮带老化松弛,致使转速减慢,机内气流搅拌不匀,出现高温和低温死角。有时皮带会断裂,风扇停止工作。故对皮带要经常检查,发现松弛或老化及时更换。(2)风扇摩擦机壁:原因是风扇固定不牢,左右摇摆,发出噪音,应及时固定。(3)机内温度失控:注意是电子继电器性能差,灵敏度低,不能及时准确控温。有时会出现机内温度只升不降的现象,主要是水银温度计失灵,水银柱出现断柱,动点定点不能准确接触所致。必须及时更换水银导电温度计。(4)电动机运转不良或机壳烫手,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