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工程技术
小麦作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3000万亩,尤其是沿淮淮北29个县(市、区)被列为农业部优质小麦产业带。如何在小麦生产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以下介绍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一、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工程技术内容
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油、节省工日等方面。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节种:种子加工与处理(烘干、清选、包衣)、精少量播种。
节肥:测土配方施肥、深施化肥、秸秆还田。
节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药剂选配、安全低耗精密施药。
节水:浅翻深松、中耕镇压、低压管道灌溉、喷灌。
节油:性能检测、调整维修、复式作业、免少耕。
节省工日:机耕、机播、机收、机运。
二、重点推广的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
1.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精少量播种是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通过降低播量,改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提高产量。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选择优质种子和适宜播种期。
采用精少量播种机,确保播种质量。
针对不同前茬作物,合理安排播种工艺。
2.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
化肥深施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挥发损失。主要形式包括深施底肥、种肥和追肥。技术要点:
深施深度控制在6-10cm。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效。
选用犁底施肥器或施肥播种机进行复式作业。
3.节药型植保机械化技术
节药型植保机械通过高效施药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主要技术包括:
喷雾喷粉技术:适用于多种药剂和介质。
超低容量喷雾技术:适用于大面积防治,减少药量和用水量。
4.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
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技术要点:
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作业。
结合深松、旋耕等耕作方式,确保秸秆均匀分布。
5.全方位深松技术
深松技术能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注意事项:
深松深度控制在30-40cm。
深松后及时进行旋耕和镇压。
6.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推广应用小型移动提水软管输水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优势:
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地形。
7.稻茬麦浅旋耕机条播技术
该技术通过旋耕条播机一次完成多道工序,具有省工、省种、增产的特点。技术要点:
旋耕深度控制在3-5cm。
适时开沟排涝,合理施肥和化学除草。
8.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
联合收获技术能缩短收获期,减少损失。技术要点:
选择合适的收割机类型。
控制总损失率在2%以下。
三、提升小麦生产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的措施
1.政策支持与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推动了农机装备向大中型、高性能机具转变。应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
2.农机市场繁荣与选购引导
随着农机市场的发展,应引导农民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农机具。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收割机、节水灌溉设备等。
3.加强社会化服务与农机农艺结合
推广新技术需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通过培训和示范,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普及率。
结语
在小麦生产中,推广节本增效农业工程技术,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引导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