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农机局汪春生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达50余万亩。近几年来,我县致力于探索和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采取“项目带动、服务推动、部门联动”模式,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示范。目前,我县已拥有插秧机17台,水稻机插秧面积近3000亩,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我县已开始被广大农民认可并得到应用。然而,在生产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一、育秧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插秧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配套育秧技术掌握的程度,在育秧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床土不符合要求。一是少数农民为图省事,在临播种前,用路边或瘦田表土作床土,导致苗床杂草多,床土肥力较差,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或是肥料拌和太晚,肥土未融合,肥料未腐熟,出现了烂种烧芽现象。二是部分农民为少备营养土,铺床土时,盘土过薄,导致秧苗盘中生长后劲不足,机插时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机插秧育秧时,床土必须堆闷熟化并过筛,达到细、松、肥、无草根石块。PH值偏高的床土播前10天应用过磷酸钙调酸,铺土时,盘上厚度以2~2.5厘米为宜,播前盘土底水要洇足。
2、播种量不合理。根据适当稀播培育壮秧的原则,在育秧时,应注意软盘用量和每盘的播种量,但过分减少播量,会造成机插时缺穴增多而影响机插质量,或者为了不出现漏插现象,过分密播,籽粒堆积,导致出苗后秧苗细黄,素质极差,机插后秧苗迟而不发,甚至死苗。适宜的播量应以确保不漏插和能盘根为前提,尽量均匀稀播。一般常规稻成苗1.5~3株/cm2,杂交稻1~1.5株/cm2,每亩大田备25~30个软盘。
3、盖籽土太细、太厚或厚薄不一。造成表土板结,芽谷因缺氧而焖种烂芽或秧苗粗细不均、高矮不一,均匀度和整齐度差。一般不以肥土作盖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约为0.3~0.5厘米。
4、秧床整做不合要求。表现为床面不平、宽度不足,造成软盘与秧床或软盘与软盘间有空隙,导致床土温湿度不一致,秧苗生长不一致,严重的会出现落黄死苗或软盘铺土后变形,使床土厚薄不一,宽窄不一,影响机插。因此,要精做秧床,必要时用细土作二次整平处理,以达到“实、平、光、直”的要求,床面宽度以1.4米为宜,播种时床面应湿润,并确保秧沟灌排畅通。
5、水稻品种和栽插期选择不当。这个问题在双季稻区较为突出,传统育秧与机播秧秧苗在大田生长有十天左右的差距,机插晚稻应选择上季作物在7月20日前让茬,少量最迟须在7月25日前让茬。如7月25日前不能栽插,晚稻就有可能遭遇寒露风影响产量,甚至欠收或无收。因此,机插早、晚稻品种应搭配合理,早稻以早中熟品种为宜,既提早收割,又不影响产量;晚稻品种选择全生育期为110天—115天的品种为宜,育秧时间掌握在7月1日以前播种,并采用壮秧剂、多效唑、降低播种量、水分控制等农艺技术手段,控制秧苗高度,以适宜机插。机插秧移栽期应不迟于人工移栽期,在茬口、气候等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前移栽。
6、苗期管理不精细。揭膜过早,造成出苗不整齐;揭膜过迟,秧苗窜高严重,受伤弯曲。播种盖膜后,因膜内土壤温度较高,蚯蚓等地下虫活跃,应防止虫害造成幼苗死苗,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搞好苗期水肥运筹,旱育秧尤其要防治苗期立枯病。
二、机插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在掌握好育秧技术,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合格秧苗后,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就是要提高机插质量。在机插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起秧前秧块湿润度把握不当,运秧时方法不妥,路线过长。秧块含水过高或苗土过干,或运秧量过大、路途过长,易造成秧块搬运时散板,导致漏插,影响机插质量,因此,不可忽视。机插时,秧块含水率一般应控制在30%左右,用手指轻按秧块微凹陷,床土不发白为宜。起秧时,先慢慢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卷苗脱盘。装运过程中要保持秧片状态,避免过多挤压损伤秧苗。选择秧田时应尽量靠近大田。确需长途装运,应制作简易装运箱装运,途中应尽量避免过度颠簸。
2、大田整地不平。表现为田面高低差大于4cm,高处秧苗缺水,低处秧苗长期侵泡在深水中,不仅难以保证机插质量,还给化学除草增加了难度,无水层地方,封杀杂草无效果,水层深的地方容易伤苗。因此,机插秧大田精细耕整非常重要,对高低相差较大、耕作费工费时的特大田块,应分成小块,分别整平以达到机插要求。
3、大田无水层或水层太深。一种是为了薄水机插,将大田水放得过干,田间无水层,既增加插秧机运行时阻力,降低作业效率,又不能利用水层清洗秧爪,易出现秧爪带秧现象;另一种是少数农民怕肥料流失,将大田水关得过深,水层太深,影响移栽深度,增加漂秧,同时因插秧机运行时水面起波浪,冲击已插秧苗,增加边行倒苗和漂秧。
4、漏插过多或栽插过深。对于新机手,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插秧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插秧机的正确调整方法和操作技术。同时,大田耕整时,应避免耕作过深或即耕即插,以防栽插过深,造成僵苗不发。
三、大田管理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机插秧苗与人工手栽秧苗有较大区别,即:秧龄短,苗小苗弱,生育期推迟,大田可塑性强。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在大田管理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1、除草剂施用不当。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抗性较差,个别示范户用常规手栽大苗除草剂除草,造成药僵苗,甚至出现死苗。
2、施肥不当。在水稻生产中,农民习惯基肥、分蘖肥用量多而穗肥用量少或不施穗肥,导致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穗型小,结实率低。有的只重视施氮肥,忽视磷、钾肥施用,导致前期僵苗、赤枯病发生。
虽然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我县刚刚应用,只要我们思路明确,方法对头,做到农机与农艺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