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农机具的六大原则

发布日期:2018-10-31 19:01

适用性原则。农机具的适用范围,包括作业对象的适用环境条件,应选取环境条件符合当地使用要求,能保证完成所要求的作业内容的机型;机具配备的动力是否相近,挂接装置能否保证有效连接、作业速度、装机容量等是否与使用条件相当等,机具的作业性能要与当地的农艺要求相适应。为了保证作业质量达到要求,一般在选购农机具时,应使其性能指标略高于作业对象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这是因为农机具在一定的使用时间内,由于机件的磨损,其性能指标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特别是农田作业,受作物及田间条件的影响很大,偶然性因素很多,往往都会使机具的性能指标降低加大能源消耗和人力占用量。

经济性原则。通俗点讲就是"值不值"。一般从两方面来讲,首先是现实效益也就是直接效益,其次是潜在能力。购机是要着重从现实生产规模、经济条件考虑,不要片面追求自动化程度和多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化程度和功能齐全往往与机具的价格和复杂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就目前机具生产水平和用户使用水平来看,机具的功能越多,发生故障机会就越大,可靠性也就越低,其作业成本也就越高。机具的潜在能力是指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选购机具时要在满足当时生产规模要求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此外,作业质量也应作为经济性原则的一个方面来考虑,特别是对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来说,意义就更大了。购机时,应选择加工的成品品质尽可能高,损失率尽可能低的机械。这是因为损失率越低、品质越高其浪费就越少,经济收入就越多。

配套性原则。在选购新的机具时,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准备购置的机具与已有的配套性,生产能力要大体上一致或相容(成倍数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作业程序上要尽可能不交叉,不互相干涉;相互间的连接要恰当,便于装卸,特别是拖拉机配套的农田作业机具,要注意挂接方式,挂接点位置要能满足作业要求,并且要有一定的调整范围;动力配套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动力输出部位要与农具一致,功率大小要协调。

标准化原则。这一点对农机用户来说很重要,通用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机具,维修方便,配件易购,相对维修成本降低、有效利用时间多,经济效益就高。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一般指作业的安全性和对人身健康的安全性两个方面。比如工作中不能有过热现象的热保护,有害物质的外漏、对加工对象损坏的防止措施、环境噪声、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合格、齐全等。

企业信誉原则。机具的型号、规模确定之后,购机时还要看企业的信誉程度,实力和用户服务情况。应尽可能购买信誉高、实力强、用户服务好的企业的产品,这对维护购机者自身的利益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