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生产机械化不容忽视
红薯
红薯各地称谓各异,有山芋、番薯、甘薯、白薯、地瓜、红苕等;起源于南美,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栽培;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红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饲料、工业原料与新能源作物。
.红薯是劳动密集型种植,主要生产环节包括:排种育苗、耕整起垄、剪苗、移栽、田间管理(灌溉、中耕、施药等)、收获(割蔓、挖掘、捡拾、清选、收集)等。行业统计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6%,远低于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其中高性能机械化联合收获与机械化移栽是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
目前,借用马铃薯类收获机械可实现机械化分段收获,机械化移栽几乎空白。
移栽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栽插农艺要求复杂,红薯一般采用双行大垄或单行小垄。红薯栽插方法主要有水平栽插法、斜插法、船底形栽插法、直栽法、压藤插法等5种。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尽管技术难度较大,政府的推动力度仍然决定了红薯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高低;继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突破后,中国现代农业红薯产业体系做了许多具体的研究,初步研究提出《我国红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分步推进,先平原后丘陵,先大户后散户;农机农艺融合,以利于机械作业为目标,选育品种,改进和规范栽培技术;提升规范现有垄作技术,研发大型和微小型起垄机具;先栽后浇、分段作业、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切蔓粉碎还田优先、逐步发展整蔓收集饲用;推进提升分段收获、重视开发丘陵机械、加快研发两段式收获、逐步发展联合收获。
在实现移栽机械化的技术路径上,起垄是第一个难题,机械化移栽原则上应采用机械化起垄,以保证垄体、垄距规范,关键是要采用机械化压实,保证土垄具有适当的紧实度。
移栽技术发展到今天,在作物半自动化移栽领域已经比较成熟,常规栽植器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可以满足红薯常规农艺的栽植要求,链夹式、钳夹式、导管苗、挠性圆盘、吊杯(蓝)式、夹取式栽植器等已经可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移栽农艺要求。通过农艺专家与农机企业的合作研究,链夹式、钳夹式栽植器配置相应的调整装置可以满足垄作斜插、直栽、舟底形栽插的农艺要求。对于膜上种植则应采用夹取式栽植器,最近有做吊篮移栽试验的,当然,相应成本较高。
红薯机械化移栽是系统工程
移栽机的选择与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机苗田水膜均有关联;结合农艺实践,主要的解决方案有:较大的地块,单垄单行移栽,机械化起垄,单行移栽机,一般先栽后浇水。具备条件的可组配水车同步浇水。具备大型拖拉机的可以配双行移栽机。
膜上移栽,可以采用夹取式移栽机,但是成本较高。大面积膜上移栽,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主要难点是效率低。
国家现代农业红薯产业体系专家组曾经多次组织沙壤土、粘土的移栽试验。试验筛选的是南通富来威公司生产的2zq-1型旱地作物移栽机。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垄距,并通过调节该机的栽植株距、栽植深度、限深机构等,能满足红薯栽植的农艺要求。
红薯机械化移栽浇水难题可以结合农艺借鉴烟草种植方式解决,借鉴在烟草移栽已经成功使用的机组作业法实现,基本配置为三台移栽机配一台水车,移栽机自带的水箱作为过渡水箱,作业时水车可以到就近水源取水不影响作业。移栽机的浇水装置包括水箱以及点施浇水控制装置,既节约水量同时满足穴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