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前进速度是影响生产率和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前进速度应使收割机全幅工作,达到额定喂入量,并保证收割质量,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前进速度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的影响包括对拔禾轮工作、切割器切割质量、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发动机功率及工作部件功率的影响。
拔禾装置的功用是把谷物拔向切割器,扶持茎杆配合割刀进行切割,并及时将割下的谷物推送到输送装置上。这就要求拔禾轮的压板转到底部位置时,相对割台应有向后运动,因此拔禾轮的圆周速度要大于机器的前进速度。当机器速度随地块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而改变时,为保证拔禾轮的正常工作,拔禾轮转速应作相应调整。
割刀走过一个行程时机器前进的距离称为进距。当进距过大时易产生漏割,进距过小时发生重割。割刀的进距取决于割刀的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的比值称为刀机速比。为了获得较好的切割质量,割刀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应配合恰当。实践证明,一般收割机刀机速比为0.8—1.2时工作质量较好。
机器的前进速度直接影响喂入量的大小,进而影响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喂入量过大,通过脱粒间隙的谷层较厚,谷粒损伤小,但谷粒通过凹板的分离率降低;喂入量过大,茎杆层厚度增大,分离损失增加;喂入量过大,物粒层较厚,不易抖动,谷粒通过筛孔困难,清选损失增加。
一般情况下,前进速度降低,喂入量减少,生产效率降低;反之,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加大,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喂入量过大除了引起作业质量下降,还可能会造成联合收割机堵塞故障,影响联合收割机的效率,甚至引起收割机运动零部件的变形损坏,使机具停止作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多数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与工作部件共用一个发动机,行走装置和各工作部件的耗用功率之和就是联收机耗费的总功率-发动机功率。在一定的土壤和作物条件下,行走装置和工作部件功率耗费均与机器前进速度成正比;当在作物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地块上作业时,二者耗费的功率不成比例。
联合收割前进速度的确定主要受谷物的高矮、疏密等状况影响。作业时,操作人员应首先经验选定某一前进速度,试割50米-100米,停车检查作业质量,必要时进行调整,质量复合要求后投入正常工作。
操作注意事项包括在机组进入切割区前,低速平稳地结合工作离合器,割台降落至要求割茬高度,然后加大油门,在额定转速下进入割区作业;作业中不许用减小油门来降低前进速度;转弯时应降低前进速度,避免急转弯,以防压倒作物或损坏机器;收割低矮或产量低的作物时应适当提高前进速度,并相应提高拔禾轮转速和割刀速度;地表不平时,应适当降低前进速度,以免机器变形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