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舍光照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我国农村常见的人工光照设备是白炽灯及其控制装置。虽然首次投资较少,但发光效率很低,大约是日光灯的1/5。所以,在消耗的电能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日光灯比使用白炽灯光照效果好得多。
一般鸡舍内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10勒克斯。假如是1只15瓦的无罩白炽灯应安装在离鸡体1.1(1.6)~0.7(1.1)米的垂直高度处,或直线距离处;假如是25瓦,1.5(2.1)~0.9(1.4)米;40瓦,1.8(2.6)~1.4(2.0)米;60瓦,2.3(3.3)~1.6(2.3)米;100瓦,2.9(4.2)~2.1(3.0)米,括号内数字为加上灯罩时灯离鸡的垂直高度或直线距离;灯和灯之间的距离应为灯离鸡距离的1.5倍,灯离墙的水平距离应为灯间距的1/2;各个灯的安装位置应交错排列,均匀分布。
如果是日光灯,灯与鸡的距离和同功率的白炽灯相同时,光照强度要比白炽灯大4~5倍,所以,要使光照强度相同,就要安装功率较小的日光灯。
一栋鸡舍内应安装多少只同一功率的白炽灯泡呢?可以根据上述规定的灯间距和灯与墙的距离来排列安装;也可根据鸡舍的有效面积和1只灯泡的功率大小计算出所需灯泡数,再排列安装。一般平养鸡舍按每平方米约需2.7瓦计;多层笼养鸡舍,因受鸡笼、笼架、食槽、水槽等影响,一般每平方米3.3~3.5瓦。
在多层笼养鸡舍,灯的安装位置最好应在鸡笼的上方,两排鸡笼的中间也行,但灯离鸡的距离应能保证顶层的或中间一层的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那么,底层的就能达到5勒克斯,各层都能得到适宜的光照度。为了省电,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最好应设置灯罩,并经常要保持灯泡、灯管、灯罩光亮清洁。光照设备要固定安装,以防刮风时来回摆动,惊扰鸡只。
(二)鸡舍光照设备的使用
开放式、半开放式鸡舍,当地白天的自然光照时间充足时,无须人工光照。当地白天的自然光照时间不足时,夜晚用人工光照补充。可采用天黑后补充、天亮前补充、天黑后天亮前两次补充这3种方式。产蛋鸡可采用天黑后天亮前两次补充光照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天早上5点开灯至天亮关,每天天一黑就开灯至晚上9时关,每天保持光照16小时,开关灯时间不变,容易掌握。但比较好的方式是天亮前补充光照,它符合鸡的生理特点,还能使鸡每天的产蛋时间提前,缺点是要随着白天自然光照时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开关灯时间,操作较麻烦,饲养人员也要早起,比较辛苦。
各阶段鸡所需要的光照时间是不同的。雏鸡:1~3日龄,每天光照23~24小时;4~14日龄,每天光照16~19小时;15日龄后7周龄前逐渐减少到每天光照8~9小时。
育成鸡:7~17周龄,每天光照8~9小时;18周龄,每天光照9~10小时;19周龄,每天光照10~11小时;从20周龄起,每周增加0.5小时,直到鸡群产蛋正常、每日光照16小时为止。
产蛋鸡每天光照稳定在16小时,最高不可超过17小时。切忌任意缩短光照时间。停电、无电源地区可采用风灯、气灯等进行光照。光照方式确定后不可随意改变,要严格按照光照时间及时开灯关灯,否则,会影响产蛋。
肉用仔鸡的光照目的是延长采食时间,促进生长。光照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持续光照法,0~5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5日龄后每天光照23小时,黑暗1小时,使鸡习惯黑暗环境,防止因停电而受惊;另一种是间断光照法,0~5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5日龄后,每天光照1小时,黑暗3小时,或光照2小时,黑暗3小时交替进行。此法省电、鸡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