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9-04-06 20:07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效率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连续组织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为了加速这些成果的集成与推广,1996年3月,依托河北省农科院在石家庄组建了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和产品开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技术选择、工程化开发和示范应用。整个过程中,强调工业与农业、技术与产品、示范与销售三方面结合。研究内容涵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三个领域,具体包括抗旱作物的引进与筛选、种子工程、农艺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在生物节水领域,建立了旱农技术试验站,开展抗旱作物与新品种的鉴定试验,筛选出多个适宜推广的品种,并在省内外建立制繁基地,推广面积达百万亩,显著提升了社会效益。在农艺节水领域,引进并开发了新型菌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提高了土壤性能和作物产量。在工程节水领域,改进了输水软管技术,开发了配套的灌溉系统,在多地示范推广中受到认可。

半干旱中心作为技术成果的聚集地和辐射源,与科研单位、企业和推广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技术示范和推广,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中心渴望继续与各界携手,共同推动半干旱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