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使用及调整水稻插秧机

发布日期:2019-04-08 16:55

一、水稻插秧机的准备工作

(1)检查整机各零﹑部件技术状态是否正常,运转是否灵活,配合间隙是否合适。

(2)检查各转动部件是否缺少润滑油,对需润滑的各部件加注润滑油。

(3)根据秧苗情况和农业技术要求,对各部件作必要的调整,如取秧量、秧爪入帘高度和穴距等。

(4)将机器从运输状态调至下田工作状态,秧箱内装好秧苗,对机动水稻插秧机还要在秧箱内装满秧苗。

(5)人员的配备,除每台机器的操作人员外,另需配备一定数量的送秧人员,将秧苗送到田间加秧点,使作业能连续进行。

(6)机器在正式作业前,必须进行试插,观察各零部件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检查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二、水稻插秧机的调整

插秧机应根据秧苗与当地农业技术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1.穴株的调整

每穴株数的调整,即取秧器每次取秧量的调整。对采用秧爪式取秧器的插秧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1)调整秧爪入帘深度。入帘深度是指秧爪进

入秧箱钢丝帘的距离,前后摆动钢丝帘就得到不同入帘深度。调整时要注意各钢丝帘位置的一致性,必要时还应调整秧爪的安装位置,使同排秧爪尖同时伸入钢丝帘,由以上两者配合达到各秧爪取秧量一致,提高插秧均匀度。

(2)调整送秧机构纵向送秧能力。这是用增强或减弱纵向送秧能力的方法来达到秧爪取秧量的改变。各机的调整部位有所不同,可按说明书进行。

(3)更换不同尺寸的秧爪。一般插秧机都备有不同尺寸的秧爪,根据秧苗粗细品种和季节选用。一般早期、分孽多或茎细的秧苗用短齿、宽度小的秧爪;反之用长齿、宽度大的,使之达到合适的取秧量。

(4)对采用圆柱凸轮式连续移箱型机构和取秧器受曲柄连杆机构控制,插带土小苗的插秧机,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秧箱横向移距和改变摇杆位置、秧爪纵向取秧量,从而可改变秧爪抓取的秧块大小,以改变每穴插秧株数。

2.秧爪入帘高度的调整

根据秧根的长度进行调整。秧根较长应提高入帘高度;反之则降低。作业中如秧爪入帘高度过低,会造成抓不到秧苗而漏插,或每次取秧量差别较大使插秧均匀度下降。插秧机的导向机构为环形滑道式的,只需更换取秧滑道就可改变秧爪入帘高度。

3.穴距的调整

目前使用的机动插秧机,一般都是采取改变机器的前进速度,保持秧爪每分钟插次不变的方法,达到改变穴距。其中多数只需操纵变速杆,即改变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使地轮的转速增大或减小,以达到规定的不同穴距。有的插秧机则需要更换变速箱内的主齿轮(随机带有不同齿数的主动轮),才能达到改变机器的前进速度。

4.定位时间的调整

插秧机的分插机构和送秧机构的工作必须准确配合。因此,插秧工作部分开始安装和每次拆卸后,应按规定的原则,将各传动件间的关系配合好才能投入作业,此即定位时间的调整。调整的原则是:采取对准式纵向送秧机构的插秧机,必须是秧爪开始入秧帘时,送秧爪已送秧完毕且后退到距阻秧毛刷根部有一定的距离处,待秧爪取出秧苗通过一定距离后,秧箱才作横向移动,采取托送式和推送式纵向送秧机构的插秧机,应该在秧箱横向移至两端极限位置时才纵向送秧苗;对间歇横向移箱型插秧机尚要求纵向送秧完毕后,秧爪才入帘取秧,已送秧完毕后,待通过秧门一定距离后,才又作一次横向移箱。

5.插大苗换插小苗的调整大小苗两用插秧机在由插大苗改插带土小苗时,一般作以下调整:

(1)换用插小苗秧爪,并装上推秧器。

(2)卸掉阻秧毛刷,将钢丝帘上端调向内倾,有的插秧机还需更换秧门。

(3)按说明书规定调整横向秧箱机构中的棘轮或滑块等安装位置,使之按插小苗要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