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现代农机装备的需求大国,也是现代农机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差距在哪里?怎样缩小差距?我国农机装备下一步究竟如何走?2012年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的指导下,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为此开展了专项研究。随后协会专家深人50多家农机科一研单位和农机制造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调研结论认为:我国农机工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技术供应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共性技术缺乏,关键零部件多依赖进口;我国在产品性能、制造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的缩小,在产品智能化和生产信息化等方面的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拉大。归纳一下:我国现代农机装备发展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要着力提高现代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农机产品质量、品种还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的需要,国内农机领域关键共性、原创性技术缺失,农机技术升级对信息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需求迫切。下一步,农机领域需着眼突破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与重大产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以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制造质量提升为突破口,建立农业智能化装备体系;研制适合丘陵山区、设施生产及农产品产地处理等农机装备,支撑全面机械化发展。
实现农机工业自主化,对于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现代农机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被列人重点领域。发改委制定农机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了抓好重点农机装备产业化及示范应用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研发检测能力建设的要求。并对动力换挡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大功率转向驱动桥等重大技术和产品提出非常明确的、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指标要求。农业部也高度重视农机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并发布了《关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将全程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定位于九大作物种类、聚焦六个生产环节,对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为此,农业部大力支持和指导农机工业进人《中国制造2025》,要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就必须通过提高现代农机装备的制造质量。而要提升现代农机装备的制造质量必须提高整体制造装备水平。广一大农机制造企业还积极到日本、欧洲、美国等农机企业考察和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企业的投资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装备水平,用于装备的投资大幅增长,数控折弯机、激光切割机、饭金智能加工线等先进技术和设施得到普遍应用。
2要重点解决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供给不足问题
农机工业虽然也进人了新常态低速增长阶段,但与其他机械行业不同,市场供给不足依然是主要矛盾。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农机装备品种有7000多种,我国目前仅有3000多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农机装备不能有效供给,农业生产的瓶颈就无法突破,全程机械化就难以实现。比如谷子播种和收获装备、葡萄埋藤和起藤装备、甘蔗种植和收获等装备的短缺,严重影响该产业的发展:山区丘陵农机装备不足,撂荒地不断增加,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由于各个国家农艺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农机装备无法像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装备可以通过产品进口、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得,只有靠我们白己研发和生产,解决产品短缺,为农业生产提供装备支撑成为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国把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齐全,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实现有效供给确定为首要目标是完全符合中国农业生产需求和现代农机装备发展方向的。
在解决瓶颈技术和装备的同时,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提高农机装备作业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必须提高农机装备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依赖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产品可靠性提升需要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提高;我国现代农机装备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关键零部件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还要把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给率列为突破点和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