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使用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超载运输,多拉快跑,极少能做到及时保养,修理质量又难以保证,致使小拖技术状态普遍下降。近几年,我们对辖区内500多台小型拖拉机进行了检测,发现80%的小型拖拉机达不到额定功率,其中12马力小拖平均功率仅为9.2马力,而耗油量又很高,平均油耗率316.26kW·h。在进一步检查中我们发现,技术状态变差的小型拖拉机的配气相位、气缸压力、供油时间、出油阀严密性和喷油压力等不合要求。检测中发现,气缸压力不合格的占21.3%,供油时间不合格的占25.3%,喷油压力不合格的占26.7%,出油阀不正常的占10.2%。在检测中还发现,小型拖拉机还存在着制动性能下降,故障率升高,运输能力降低,机动性和灵活性变差等。造成这些故障原因主要是超速超载、保养不善、维修质量不能保证,以及配件质量差等。
1原因分析
(1)超载。拖拉机的最大装载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如果超载,各总成零件的负荷增加,零件磨损速度明显加快,使得工作状况不稳定。发动机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工作,发动机容易过热,使得发动机磨损量迅速增加。拖拉机在严重超负荷下工作,会出现轴、钢板等部件断裂、发动机早期磨损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造成机毁人亡。
(2)超速。有些驾驶员为了省油,习惯用高挡低速行驶,而不是根据实际行驶速度选择挡位,这种不良操作方法,使得发动机处于极限工作状态或超负荷状态,由于此时发动机转速较低,发动机润滑条件较差,加剧了磨损,导致发动机技术状况恶化。
(3)不重视维护保养。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拖拉机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如不进行及时调整、润滑、更换,将使拖拉机的技术状态恶化。不懂保养和不去保养都是很不利的因素。
(4)农机配件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多,个别经营者只图利润,不求信誉,购进不合格配件修车,严重地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的提高。
(5)修理质量差。农村维修点多数都是设备简陋,修理技术差,存在乱拨乱调、越修越坏的现象。这是由于修理人员对所修的机械制造原理不懂或不甚了解,只见故障的现象,在没有弄清故障发生根源的情况下,育目拆卸、调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解决措施
(1)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讲清超载超速的危害性,让驾驶员自觉遵守。
(2)及时制订农机维修点建设的政策法规。农村机械维修点面广而分散,对农机维修点管理没有一定的处罚条例,给工作带来难度,难以巩固维修点整顿成果,无法存优去劣,纯化队伍建设。建议农机管理部门制订管理处罚条例,以便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人员和农村机械维修质量监督员作为执法的依据,以便提高农村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农机维修队伍。在此同时,制定质量标准鉴定的技术法规,便于管理人员操作。
(3)建立拖拉机检测制度,促进技术状态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检测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采用不拆卸检查仪和电子测功议对拖拉机进行检测诊断,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拖拉机的功率耗油情况,从而分析判断出该机的故障原因。因此,要建立严格的定期检测制度,建立检测水平较高的检修队伍,各乡农机站要配齐检测工具,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做好预防、保养、技术监测。
(4)加强乡农机站农机维修检测设备资金的投入。农机维修制度由检测设备定期检查来确定。各地区根据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多少添置农机维修检测设备,这样便于形成农机技术监督站,有效地实行农机维修质量监督,有利于农机维修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农机技术监督机制,促进农机维修人员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从根木上提高农机维修质量。
(5)积极推广农机包修制度。为进一步发挥乡镇农机站农机维修点的技能和设备的优势,对农业机械实行包修制,以保证农业机械良好的技术状态。对包修单位先在业务、设备上进行全面的考核,考核后农机部门发给包修证书,以便他们开展包修业务。包修单位要对农机具维修按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对农机具进行修前、修后全面检测诊断,以利于全面恢复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建立维修档案。
(6)加强驾驶员与修理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机手和修理工的业务水平,特别对50%左右只会开车不懂保养、维修的机手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用机、养机的能力。农机修理工利用每次的年检审开展业务培训,同时结合维修点开展的不同业务,开展技术比武,以全面提高农机维修质量。
(7)加强农机配件的质量管理,提高机车完好率。农机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对农机具配件的质量技术鉴定,保证优质、合格的农机配件供应市场,满足农机维修需要。
(8)加强农机具技术状态的法规管理。农机具技术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机监理的执法手段,把好年检年审关,按有关文件规定对拖拉机经济性和动力性达不到要求的进行限检,以达到全面提高拖拉机的技术状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