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9-04-11 08:12

1.残茬及秸秆覆盖技术作物收获后利用留高茬(10—15厘米)和农作物秸秆作覆盖物,这是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扬沙的关键,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一项基本技术内容。一般情况下秸秆覆盖愈多,覆盖效果愈好,但过多的秸秆覆盖或秸秆堆积,将严重影响播种质量。目前,一般标准为播种后地表保留30%左右的秸秆覆盖即可,同时要求覆盖均匀。

2.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与传统耕作不同,实施保护性耕作时,种子和肥料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要求使用特殊的免耕施肥播种机,有无合适的免耕施肥播种机是能否顺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对免耕播种的要求是能够在秸秆覆盖和免耕条件下顺利播种,且播种质量满足农艺要求。要求免耕播种机具有良好的防堵通过性能、破茬人土性能、大量施肥、深施肥及良好的覆土镇压功能。

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与防治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因土壤环境的变化,一般会导致草虫病害的增加。因而,能否成功地控制草虫病害,往往成为保护性耕作能否成功地关键。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杂草用喷除草剂、机械或人工进行处理,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虫害后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4.深松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但由于作业时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有必要进行机械松土,特别是新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地块,第一年应先进行一次深松,以打破硬底层,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护性耕作实施初期。土壤的自我疏松能力不强,一般每隔3-4年深松1次,直到土壤具备自我疏松能力,深松作业是在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的,要求深松机有较强的防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