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工作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动力,保证传动系换挡工作平顺。离合器在使用中常见故障有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和不能分离。离合器中的摩擦片沾有了油污,离合器工作时就会出现打滑现象;离合器锈粘后,就会造成摩擦片分离不开,影响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1离合器壳内有油
离合器壳内有油,会造成离合器打滑,从而影响传递效率。离合器壳内的油是由其它系统漏入的,其来路有两个:一是由发动机漏入的机油;二是由变速箱漏入的齿轮油。
(1)经过检查确认离合器壳内的油是由发动机窜入的,这说明发动机曲轴的后密封装置密封不严,应着重解决其密封问题。曲轴后密封是由羊毛毡密封填料和密封装置上、下本体来保证的。曲轴后密封装置漏油,说明羊毛毡密封填料老化或失效,已起不到密封作用,按理说,换个新毛毡密封填料就行了。但在实际的维修工作中,许多修理工已经习惯了用下述错误的方法:将用机油浸泡过的羊毛毡填料装入密封装置本体,多余的部分用改锥强行挤入。这样装填羊毛毡密封填料,虽能暂时堵漏,但并非长久之计。正确的修复方法是;先将羊毛毡密封填料浸泡在汽油和胶水的混合溶液中(配比为:汽油50%;胶水50%),12h后取出晾干。使用时,用改锥将处理过的羊毛毡密封料均匀地填入上、下密封本体内,多余部分剪去,然后依次拧紧小六角螺栓即可。
(2)经检查、确认离合器壳内的油是由变速箱漏入的齿轮油后,尚需进一步确认。是通过离合器后轴承座内的橡胶油封漏过来的,还是从变速箱中间轴轴盖接口漏过来的。因为橡胶油封老化、自紧弹簧脱落、装配不当及与之配合的有关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技术要求等诸因素,使橡胶油封的密封性变差或失去作用,造成该处漏油。另外,拖拉机带旋耕机作业时,由于升起过高,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内轴相互撞击,并波及到变速箱中间轴轴承盖,致使该轴承盖的接口变形,进而造成此处漏油。
解决办法:换离合器后轴承座内橡胶油封时,应同时检查一下自紧弹簧的松紧度。过松者,可将其大头剪去5mm后,再卡在离合器后轴承橡胶油封的刃口内。另外,安装该油封之前,应先把离合器后轴承座内的凸台车平,同时为了防止自紧弹簧脱落,还应在油封刃口上抹些黄油。装上橡胶油封后,接着装轴承和离合器主动轴。按理说,按上述步骤安装离合器后轴承座油封,一般不再出现漏油现象,但由于某些相关零件上有人眼分辨不出来的缺陷,如不将之剔除,便留下隐患。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按下述方法检查一下:将少量汽油倒入离合器轴承内,片刻即可查看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无渗漏,说明此处密封甚好,即可装机。
(3)变速箱中间轴轴承盖处漏油,不算什么大毛病,但修理起来很麻烦。这是因为,当变速箱中间轴轴承盖被损坏后,变速箱内轴轴承套也裂了,既要校正变形(变速箱中间轴轴承盖),又要补裂(变速箱内轴轴套),实属麻烦。倘若拖拉机变速箱中间轴轴承盖变形或损坏后,干脆换一新顶盖。
2离合器锈蚀粘死
离合器锈粘后的主要症状是分离不开。事实上,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开的原因很多,如离合器各部分间隙调整不当;离合器主从动盘摩擦片端面摆差过大等因素,皆会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开。那么如何判断离合器锈蚀粘死呢。发动机着火后,踩下主离合器踏板,操纵变速杆挂挡,如发生严重打齿现象,并挂不上挡,这时应首先检查离合器的自由行程是否过大(正常行程为30~35mm),接着再检查主离合器分离杠杆球头与分离轴承之间间隙(规定为3.5±0.5mm)是否符合要求,记住3个分离杠杆球头与分离轴承的间隙偏差不应超过0.5mm。若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如上述两个因素皆被排除,则可判定是主离合器摩擦片与飞轮或压盘的接触表面发生锈粘。
离合器锈粘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条:(1)离合器摩擦片安装时未经烘干处理,湿度较大;(2)长期存放且存放期间不按规定进行保养。离合器摩擦片水分大又不定时转动,自然产生锈蚀,使主、被动片锈粘在一起。
离合器锈粘预防办法是,机车长期停放时,按规定必须经常摇动曲轴(每月至少两次),踩踏几次离合器踏板,并挂上变速箱第一挡,同时拉动转向离合器操纵杆,接着再踩下制动器踏板,使主离合器及左右转向离合器的主、被动部分相互滑动。若遇阴雨季节,最好启动机车进行试运转,以除去摩擦片表面的水分。
排除主离合器锈粘的方法:(1)主离合器摩擦片同飞轮或压盘锈粘。粘结较轻时,采用频繁分离与结合离合器的方法,即可使之分离。(2)粘结较重时,需2人配合完成。一人踩下离合器踏板,一人打开主离合器检视口盖,用撬杠或拖拉机牵引销频繁敲击从动盘花键轴套(不要敲击摩擦片),然后转动曲轴,待见有锈蚀物飞出时,表明故障已排除。(3)粘结严重时,先往飞轮离合器壳内注入5kg煤油,尔后用起动机带动主发动机空转1min,利用飞轮带起的煤油冲洗锈蚀面,停车浸泡24h,再结合使用前面两种方法,即可排除故障。最后,拧下螺塞,放掉煤油。锈蚀粘死的离合器,利用上面三种方法仍开不了时,可将飞轮壳与离合器壳解体直接除锈,然后装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