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因此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较高。农业机械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庄稼的质量,所以说,为了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
1我国农机维修业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机维修业也得以迅猛的发展。农机维修业的经济类型、经营形式、维修技术都是多种多样的,维修网络遍布各个乡镇,在方便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同时促进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机维修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虽然农机的修理点很多且分布也比较广泛,但是修理点的规模普遍较小,只能处理农业机械的一些小的常见的故障;大多数修理工都是一些稍懂维修的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因此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够达标;维修配件来源不明,不能保证质量和功能。
2农机维修研究的作用及影响
维修技术是机械装备在设计、研制、生产等工作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保证农业机械在工作中的工作效率。虽然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往往和设计方案与使用方式有着根本的联系,但是维修是农业机械使用的保障。如果出现故障的农机没有得到维修,那么故障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以处理,最终导致农机报废,无法达到设计生产的最初目的。
可以说,农机维修工作是农机设计、研制、生产的延伸和扩展,也就是指在进行维修工作时能够发现农机现有的缺陷,这些缺陷往往是导致常见故障的原因所在。修理员可以对现有农机进行局部改装来提高适应性,如果出现的问题超出能力之外,则可以向生产厂家反馈信息,最终改进完善农机的性能。
农机维修在农机的使用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农机维修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农机实现维护和修理,还间接地促进着农业机械的发展。现代维修理论客观地表明了农业机械不仅要具有作业性和可靠性,其维修性同样是农机应该具备的主要性能。作业性、可靠性、维修性这三大性能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为农机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研究重点。
3农机维修研究的重要地位
投入生产使用的农机随着不断的使用,其工作的可靠性会逐渐下降,尤其是农机多在露天的环境下工作,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颇多,往往容易发生故障。为了维持农机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就需要对农机进行科学地维护修理,农机的维修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作,更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农机的装备水平,打造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农机,农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则是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缺少的一项保障工作。只有搞好农机维修,才能使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农机维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能源和作业成本,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的维修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完成维修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对原机械进行适当的改进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机的整体水平。
4当前农机维修需要改进的措施
4.1加强监督管理
要对农机维修点实施系统的管理,将维修点的工作重点从量转移到质上来。完善农机维修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农机主管部门加强对维修点的监督力度,严格把控配件的来源和质量,明确规定农机维修质量标准,最终建设出一个功能完善的农机修理体系。
4.2整体提升维修人员技术水平
需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相关部门要定期的组织相关技术的培训,出于对学员经济条件的考虑,政府应该做出配合,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与此同时,也要定期的开展职业技能考核,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最终整体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4.3提高自我维修能力
农机的维修不能光靠维修点的专业人员,农民在日常作业中出现的农机故障往往都比较常见,并且由于缺乏知识普及,一般的使用者都不太注重农机的保养。因此需要向广大的农机使用者宣传一些必要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意识,使农民朋友们有一定的农机维修能力。
以上问题明确的表达了农机维修行业还需要人们去进行研究与探索,只有不断的研究探索,才能促进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5结语
总的来说,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机的维修工作也应能够与时俱进,要想让农机在作业时更加高效、农民的受益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新的突破、农业经济能够更加快速的增长,就要重视农机维修研究。做好农机维修研究工作,无论是对现有农业机械的高效使用,还是对新型农业机械的创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