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是由不同部件组成的,各个部件之间都有接触面,在整个机车运行过程中,各个部件也在各自的位置上有相对运动,比如缸套与活塞、曲轴与轴承等,这些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着压力,因此会产生摩擦。这些摩擦会让零部件表面的一些微微凸起部分在长时间运动中逐渐被磨掉,久而久之,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几何形状、尺寸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摩擦磨损。
摩擦系数取决于表面的光滑程度,这一环扣一环的影响关系就是磨损产生的一些条件。实验及实践表明,如果部件表面粗糙且没有润滑,就会形成干摩擦,这种情况对于部件表面产生的磨损相对要严重,是摩擦磨损的根本原因;如果部件表面有润滑油,油膜能把部件表面分开,这时部件运动时产生的摩擦为液体摩擦,部件表面不直接接触,摩擦产生在油膜分子之间,摩擦系数大为降低,能有效减少磨损的产生;如果部件的表面被薄薄的油膜覆盖,就会形成边界摩擦,边界摩擦的摩擦系数大为降低,能减轻零件的磨损,这种情况对于常温、低速、轻负荷的工作情况下减少摩擦有效。
减少摩擦磨损的方法:机车的主要动力都来自于发动机,实验表明,机车启动时产生的磨损最大,能占到总磨损量的一半以上,因为启动时润滑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没能完全工作,润滑油不能完全进入需要的润滑部位,这时部件表面没有润滑而处于干摩擦状态,所以磨损较重,在启动前要注意先用摇把转动曲轴几十转,特别是长期停放不用的机车,更应多转几圈后再启动。
磨料磨损在机车使用中比较常见,而且是危害较大的一种,磨料主要有空气中灰尘含有的沙粒、铁屑以及积碳和润滑油杂质等。减少磨料磨损的措施包括加强三滤的保养、润滑油的定期更换、保养时要注意清洁。
腐蚀磨损是指机车的部件由金属或一些其他材料构成,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及耐蚀性,但摩擦表面有的不可避免要暴露在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环境中,这样的表面会与腐蚀介质产生一些化学及电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摩擦的作用下会被磨掉而产生磨损,这种磨损的结果就是腐蚀磨损。
微动磨损是指部件接触表面之间没有宏观运动但在外界变动载荷作用下却有小振幅的相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之间产生磨损现象称为微动磨损,如农用车上的键和螺栓连接件。高的接触压力使配合表面微观凸起部分产生塑性变形并发生金属的粘着,在外界小振幅的反复运动作用下将粘着点的金属剪切、脱落,被剪掉的金属微粒在配合表面中不易排出从而加速了微动磨损。
抓粘磨损的发展较快,而且危害也相对较大,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基本在维修上只能更换部件。这种磨损的产生主要是在机车运行期间一些接触部件的表面出现金属间的粘连,多发生在配合表面之间,一般都是由于高速、重载和缺润滑油的情况下发生。减少抓粘磨损措施包括控制农用车的超负荷运行、合理选择润滑油、润滑脂、切忌不要牵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