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稻插秧机的数量不断增加,农民从原始的手工插秧转变为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用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水稻,标志着水稻种植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目前,我国插秧机主要分为国产普通插秧机和引进国外技术在国内组装的高性能插秧机两种。本文针对插秧机在使用和维修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插秧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随着插秧机数量的增加,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由于使用插秧机的大多是农民,他们对插秧机了解有限,往往因错误操作导致故障频发。因此,农机手在插秧期前应全面了解插秧机的特点、性能、结构及操作要领,以减少错误操作,充分发挥插秧机的功能。
1.启动发动机时,应将栽植离合器手柄与主离合器手柄置于分离位置,摇动启动手柄时应向内推进,避免碰伤。
2.在调整零部件时,必须先熄火。例如,调整取秧量或清理秧门时,需切断主离合器。
3.保持传动轴、万向节和船板的清洁,避免杂物缠绕。清理行走地轮与传动箱之间的杂草或泥土时,切勿用脚直接清理,以防受伤。
4.定期检查插秧机各部件,特别是秧箱支背的螺栓,防止螺母脱落损坏上滑道。
5.作业时,机手应保持警惕,装秧或整理秧苗时,手应与秧门保持距离,避免被分离针刺伤。
6.驾驶插秧机时,过田埂应小心避免秧门碰撞,过水渠时应搭木板通过,切勿强行通过。
7.插秧时如遇陷车,应抬起船板或在行走地轮叶片间加木杠帮助插秧机爬出,切勿抬起传动总成两端的弯管和链轮箱,以防损坏。
二、水稻插秧机的正确使用与用后保养
水稻插秧机使用时间集中,大部分时间闲置,因此其用后保管至关重要,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1.每年插秧结束后,彻底清洗插秧机外部,清理划痕或生锈部位并补漆。根据说明书要求润滑各部位。
2.放尽燃油和润滑油,卸下三角带并单独存放。
3.封闭气缸,通过向进气管加入少量无水机油并摇转曲轴,使油附在活塞顶部及缸套内壁,封密气缸。
4.清洗空气滤清器滤网,并用布包好油箱、消声器和空气滤清器,防止尘土进入。
5.确保所有工作弹簧处于自由状态,避免弹簧疲劳。
6.在完成上述保养和维修后,检查机器各部分工作状态及零件运转情况,确保无卡滞现象,然后将插秧机妥善存入库中。
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收入,促进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农民在使用水稻插秧机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推动我国水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