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促进土地流转产业化经营对策

发布日期:2019-04-15 08:35

1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吉林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从粮食一枝独秀逐步发展到粮牧特并举,农村经济从以一产业为主,转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农业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但我们必须看到,吉林省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收人持续下降,特别是近三年农民受物价上涨,粮价下降影响尤为严重;二是农产品卖出难问题突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出现了较长时间、较长范围的卖难;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农村二、三产业落后,农民收人结构单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所致,突出表现在土地流转机制不活,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抗灾避难能力差,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二、三产业,在省政府、省财政厅和省农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镇经济实力增强的效果。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经验。但总的看,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相适应,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即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非进行变革和调整的时候了。因此,必须对农村的土地资源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和配置。

2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的现实意义

(1)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需求。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守旧、市场观念淡薄很难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策;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科学的生产方式,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产业化市场运作,将有力的增强农民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2)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的需要。效益农业两大基本点:一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农业机械化,发展集约化规模经营生产,首先通过节水、节种、节肥、节油,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次机械化生产能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增加秸秆还田量,培肥地力。再次是深松深翻,蓄水保商一,提高抗旱减灾能力,为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奠定了基础。

(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生产,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依托农业机械化,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分流到其它领域,农民进入二、三产业不再为土地所累,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粮食生产收人作保障,大大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

(4)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是减少农民,发展非农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对策措施

3.1指导思想

以实现农村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小康为目的,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化为依托,以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为切人点,以依法、自愿、有偿、规范为原则,进行土地资源合理流转和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

3.2主要做法

依托农业机械化,以科技人员、企业、农业生产大户为主,采取股份制、反租倒包、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委托代耕等5种形式。

(1)承保方与出租土地的农民签订土地集约化经营承保合同,承包方的责任是保证每公顷粮食生产收益不低于当地的最高水平,超产部分按商议比例两家分成。如遇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按同等受灾条件下最高产量或收益进行计算。

(2)出租土地的农民推荐代表成立监督小组或成立监事会,负责监督承包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收入分配及租金的兑现。

(3)承包方必须接受和服从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有义务、有责任协助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各级政府及股份合作社要通过多种方式,广辟再生产、再就业门路,引导农民向多种经营、养殖业、加工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发展。

3.3选点原则及布局

选择示范点的原则: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二是农民有集约化规模经营的愿望;三是分工分业已具一定的雏型,农民有从事发展二、三产业的途径;四是示范区域内干部队伍稳定,科技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信;五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六是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巩固老基点的基础上,再抓新的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改革试点,待摸索出经验后,再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