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发布日期:2019-04-15 17:03

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原始的机床是木制的,它是用脚踏绳索下端的套圈,利用树枝的弹性使工件由绳索带动旋转,手拿贝壳或石片等作为刀具,沿板条移动工具切削工件。公元13世纪后半期,出现了装有绳索擒纵机构的原始钟和天平式钟。表明时钟齿轮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曲柄连杆机构原理已经用于机械。加工机械方面出现了手动车床。15世纪由于钟表制造的发展,推动了机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钟表匠用的螺纹车床和齿轮加工机床。18世纪的工业革命又推动了机床的进一步发展。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较精密的炮筒镗床,第二年,他在这个基础上又用炮筒镗床镗出了气缸,满足了瓦特蒸汽机的要求。为了镗制出更大的气缸,他于1776年制造了一台水轮驱动的气缸镗床,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从此,机床开始用蒸汽机通过轴驱动。至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自动化的机床开始发展起来并且朝着精密化的方向迈进。

机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技不断发展,促使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就是由于这种关系又出现了电动机的发明,机床也开始采用电动机驱动。到了20世纪初,人们为了能够加工出精度更高的工件、夹具和螺纹加工工具,先后制造出了坐标镗床和螺纹磨床。同时又为了能够适应汽车和轴承等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又研制出各种自动机床、仿形机床、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工业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机床工业也随之开始建立起来。由于自身机制的不适应性,经济实力过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极大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工业发展,当时既没有独立的机械制造业,更谈不上机床制造业。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制造业的落后状况,我国在艰难地发展民族机床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地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与设备,一方面与世界先进机床制造厂合作,不断生产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机床;另一方面直接购进了大量的各类机床,这一切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机床设计等各个领域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使机床自动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早期发展的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纯机械控制和继电器的自动化相比,它具有很高的柔性,即使在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也能得到应用。我国机床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建国初期,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立了一大批机床制造厂,专业分工明确,机床型号齐全,形成了完整的通用机床制造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机床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经成门类较齐全,具有一定实力的机床工业体系,能生产5000多种机床通用品种,数控机床1500多种,不仅装备了国内的工业,而且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机床出口。

在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科学技术飞速提高,投资环境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市场潜力巨大,这就使世界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开始逐步地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重要市场和出口的主力军。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致使我国众多机床厂陷入困境。借鉴国外的经验,明确我国的发展方向,迅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是我国机床制造业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几年里甚至在更长的一段时期里,在航空、船舶、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都将进行结构调整,这给机床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将对机床制造业生产出的产品在精度、效率、可靠性、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