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拖拉机迅速普及。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拖拉机使用中存在一些得不偿失的做法,导致机械故障频发、经济效益降低,甚至引发重大农机事故。这些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凑合使用
当拖拉机出现启动困难、挂挡困难、排气冒黑烟、严重敲击声或仪表指示异常等问题时,表明拖拉机存在故障,应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但有些机手为了抢时间抢效益,明知机器工作不正常仍继续使用,往往由小故障酿成大事故。例如,某拖拉机发动机温度过高,机手未及时检查,导致活塞胀缸卡死、气缸拉伤、连杆变形,最终需大修发动机。
二、超龄服役
调查显示,部分拖拉机使用年限已超过报废标准,但仍在勉强使用。这些拖拉机技术状态差,能耗高、污染重,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一旦零部件老化,随时可能发生故障,危及人身安全。
三、自行改装
为了提高车速,有些机手擅自改装调速弹簧。这种做法会导致柴油机转速不稳,加速零部件磨损,甚至引发飞车或熄火事故。任何对原车设计的改动都会破坏整体协调性,影响正常运转,并可能导致事故。
四、严重超载
机手为追求效益,常超载超速行驶。虽然短期内看似增加了收益,但实际上会加速机车磨损,甚至引发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不进行磨合
新车磨合是延长机车寿命的重要环节。未经磨合就负荷运转会加速机件磨损,增加故障率,缩短机车使用寿命。
六、启动不预热
发动机冷启动时,各摩擦面缺乏润滑油保护,强行启动会导致干摩擦或半干摩擦,造成曲轴抱瓦、气缸拉伤等故障。此外,低温还会导致润滑油粘度增大、燃油蒸发困难,增加发动机磨损和功率消耗。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拖拉机,避免上述得不偿失的做法,才能确保机车安全、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