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性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农业机械的良好运行状态,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保养和故障诊断。本文从农业机械保养和常见故障诊断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农业机械保养的主要方面
1.1 新机保养
新购机器及大修后的机械需要进行磨合,通过无负荷或小负荷运行观察机械状态,及时调整并做好首次保养,使机器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1.2 日常保养
每次作业后需进行零部件清洁、关键部件润滑、紧固件检查、间隙调整及损坏件更换等工作,以保持机械的最佳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1.3 定期保养
按照固定周期(如200h或500h)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保养,包括机械清洁、部件润滑、紧固件检查、易损件更换、皮带松紧及齿轮间隙调整等。
1.4 存放保养
农机闲置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防止雨淋、日晒,北方地区需防冻。发动机液体清理、润滑防护、橡胶轮胎减压等都需要注意,避免零部件锈蚀、变形、老化。
2 农业机械保养重点内容
定期进行润滑系统、冷却系统、零部件及整机清洗。确保润滑良好、油位正常,冷却系统管路顺畅、液体充足。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零部件,特别是电器元件。每次作业后进行全面清洗,保持设备清洁。建立预防为主的保养理念,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维修保养水平。
3 农业机械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农机会因人为因素(如不规范操作、安装不当、零件质量差等)和自然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恶劣工况等)产生故障。常用诊断方法包括:
3.1 主观故障诊断
观察机械外观、漏油、排烟颜色等异常情况,借助放大镜、手锤等工具检查磨损和松动。通过听觉辨别异响,嗅觉识别异常气味,触觉感知部件温度,并询问使用情况。
3.2 仪器设备诊断
使用专业量具测量部件尺寸并与标准值对比。运用电、磁、热等物理量进行无损检测(如磁力探伤、射线法)。借助传感器、故障诊断仪等设备进行精确诊断,准确定位故障源。
通过科学系统的保养和故障诊断,确保农业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