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茎秆和苞叶上。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首先在处于顶部的4~8片叶叶片的尖端发生,病斑初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的白色或黄色小斑点,叶肉褪色为红黄色,许多小斑点通常连接在一起形成横带状大片黄斑;后期病组织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并愈合成大而不规则斑块,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
玉米褐斑病是由玉蜀黍节壶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可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达30%以上。[1]。
玉米褐斑病的危害症状是茎秆和叶片呈黄褐斑。
玉米褐斑病属于新病害,发病时叶片会出现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并有隆起组织,后期病斑融合在一起,并会破裂,散出褐色粉末。
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