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大容易引发灰霉病,需控制棚内温湿度。可通过喷洒啶菌胺、腐霉利进行防治。灰霉病由病菌感染引起,阿维菌素也可用于控制。发病初期表现为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措施,摘除病果病叶时需用塑料袋套住,避免散发病菌。种子可用臭氧水浸泡40-60分钟灭菌,幼苗移栽前可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灭菌,或采用RTBF-300病害防治机进行自动化定时量化臭氧灭菌。番茄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主要通过菌核或菌丝体及分孢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类活动传播。分生孢子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适宜发病条件为寡照、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寄主生长衰弱易诱发本病,栽培上应加强水肥管理,调控温湿度,发病初期可选用咪鲜胺、菌核净、异菌脲或腐霉利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