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2-07-20 23:25

番茄灰霉病最适发病期为始花至坐果期,第一、第二穗果发病率高。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的番茄发病流行过程分为三个时期:3月初至4月上旬为叶部灰霉病始发期,病情平稳发展;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上升期,病害发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高峰期。番茄定植后20~25天(3月中下旬)第一层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为盛发期,随后病情随温度上升和温室放风量增大而下降。第二层果在4月上旬发生,4月下旬至5月初达到高峰期。第三层果在第二层果发病后15天左右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5月初达到高峰期。

植株徒长、温室透光差、光照不良、管理不当、耕作粗放、氮肥过量或不足、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病果及病残体清除不及时易发病。应尽量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严格控制灌水,并在晴天上午浇水。均衡施肥,防止植株早衰,促壮苗。发现病株、病叶、病果及时清除棚外,集中处理。

番茄灰霉病病菌通过空气流动、雨水或农业操作传播,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育,10~15℃、相对湿度大于95%时发育迅速。湿度过大、种植密集、氮肥施用过多或不足、修剪、掐蔓、吊藤等可能加剧灰霉病的发生。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6%以上,利于此病发生。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发病盛期在12月中旬,冬季加温温室为1月中旬,冬春季半加温中棚或冷棚、春季大棚和半加温大棚中发病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半加温棚式中发病盛期多在停火期后遇阴天,非加温棚式中则多在浇水过量后遇阴天。番茄灰霉病发病盛期受棚(室)内外低温高湿环境因素影响。立冬前后、早春日光温室内生态条件温暖湿润,易引起发病。连阴天、寒流天、灌水后湿度增大易发病。低温(20℃左右)高湿是西红柿灰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秋、冬、春温室、大棚栽培的西红柿,因天气较冷或阴雨天多,不能及时通风,湿度大、温度低,易引起西红柿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