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或幼芽鳞片内越冬,翌春幼芽萌动至开花期分生孢子侵入,形成病斑后,病部又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人工接种,病害潜育期仅2-4天。该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侵染决定于寄主组织的幼嫩程度和抗病力。若早春花期低温多雨,幼嫩组织(穗轴)持续时间长,木质化缓慢,植株瘦弱,病菌扩展蔓延快,随穗轴老化,病情渐趋稳定。老龄树一般较幼龄树易发病,肥料不足或氮磷配比失调者病情加重;地势低洼、通风透光差、环境郁闭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存有差异。高抗品种有龙眼、玫瑰露、康拜尔早、密而紫,玫瑰香则几乎不发病。
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规律:该病菌以分生孢子在枝蔓表皮或幼芽鳞片及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天花序伸出至开花前后借风雨传播,侵染幼嫩穗轴及幼果。发病期集中在花前花后,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则停止侵染,开花前后气温较低,如阴雨天气较多时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树势弱则发病重。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蔓上越冬,翌年5、6月间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具水滴或雨露条件下,分生孢子经4~8小时即可萌发,经伤品或由气孔侵入,引起发病。潜育期30天左右,后经1~2年才现出病症,因此本病一经发生,常连续2~3年。多雨或湿度大的地区、植株衰弱、冻害严重的葡萄园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