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炭疽病的病原主要在种子上潜伏,还可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原的豆角种子后,幼苗即发病,在子叶或幼茎上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昆虫进行初侵染,从伤口或直接侵入,经4~7天潜育出现症状,并进行再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生长期间阴雨天多,地块低洼易积水,或棚室内温暖潮湿、重茬种植,施用氮肥过多,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植株生长衰弱等发病重。
豆角炭疽病的病原主要在种子上潜伏,还可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原的豆角种子后,幼苗即发病,在子叶或幼茎上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昆虫进行初侵染,从伤口或直接侵入,经4~7天潜育出现症状,并进行再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生长期间阴雨天多,地块低洼易积水,或棚室内温暖潮湿、重茬种植,施用氮肥过多,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植株生长衰弱等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