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发布日期:2025-03-31 22:34

猕猴桃种植技术要点

一、气候条件

猕猴桃属阳性树种,耐半阴,喜阴凉湿润环境,怕旱、涝、风。耐寒,不耐早春晚霜。宜选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在生长季节降水较为均匀、空气湿度大、早晚霜害和冻害较少的地区,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二、土壤条件

猕猴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5.5-6.5微酸性的砂质土壤较为适宜。必须考虑土壤的排水性、透气性是否良好,重粘土不适宜栽植。

三、光照条件

猕猴桃喜光怕晒,有极强的利用散光能力,即便是在一棵大树上缠绕依附生长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能过分隐蔽,如果严重缺光照,枝条就会枯死。通俗讲就是喜阳光,但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属中等喜光性果树树种,要求日照时间为1300-2600小时,喜漫射光,忌强光直射,自然光照强度以40%-45%为宜。

四、温度条件

温度是限制猕猴桃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每个种都有适宜的温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存。大多数种类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即亚热带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8-34度的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约在11.3-16.9℃,极端最高气温42.6℃,极端最低气温约在-20.3℃,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4500-5200℃,无霜期160-270天。

五、水分条件

猕猴桃是需水又怕涝,属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湿性弱的果树,因此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决定了猕猴桃最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猕猴桃的自然分布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则需考虑设立灌溉设施,以备干旱时灌溉所需。高山地区雾气较多、溪涧两旁的土壤湿润,常年湿度大,对猕猴桃生长是比较理想的。在中部和东部地区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长量大,适合猕猴桃的生长要求。

六、风的影响

猕猴桃怕风,大风常使枝条折断,碰伤果实,有时幼苗也因过度失水而萎焉死亡。即使不大的风也会使嫩梢受损,叶片破碎,果实摩擦碰伤或摇落,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性能。因此,山区建园应尽量避免选在迎风口、山脊和山顶风大的地区,适宜选在背风坡为宜,坡向为早阳坡、晚阳坡。

七、其他条件

猕猴桃的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树差。水分不足,会引起枝梢生长受阻,叶片变小,叶缘枯萎,有时还会引起落叶、落果等。除不抗旱外,猕猴桃还怕涝,在排水不良或渍水时,常常会淹死。我国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雨季,如果连续下雨而排水不良,则使根部处于水淹状态,影响根的呼吸,时间长了根系组织腐烂,植株死亡。因此种植猕猴桃应选择排水良好的轻松土壤为宜,雨季一定要开沟排水,尤其要防止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