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可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与戊唑醇的复配高效制剂,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减轻病害发生程度,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风险。遇到下雨或对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的田块和品种,用好二次药,要轮换使用不同药剂,确保防治效果,坚持做好"一喷三防",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增加叶面肥,防止早衰增加粒重。要注意加大水量,均匀周到喷雾,以确保防治效果。
发生原因:高温强光,当土壤干旱,通风不利,棚内相对湿度低于80%,40摄氏度左右高温时叶片就容易被灼伤。如果在冬、春季施入基肥,温度低、墒情差、枝条无叶蒸腾拉力小,施入肥料只是寄存于土壤中,不能转化为营养,更不能贮存于树体,来年春季果树开始生长时,由于营养不足,造成萌芽、开花迟而小,坐果率低,幼果发育小,春梢停长早,短而细。原因比较多。一是环境骤变,如遇突然降温或浇水过大的情况下,地温骤然下降到15℃以下时,易造成根系受伤。致使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呈现缺氧、缺钾症状,而造成底部叶片黄化。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如坐果数量较多时,果实争夺养分加剧,容易造成营养生长减弱,底部叶片发黄。三是沤根、烧根的情况下,根系受伤也能导致营养供应不足而黄叶。四是遇到连阴天气时,底部叶片的养分大量供应生长中心,造成自身营养不足。
黄瓜霜霉病又名露菌病,俗称跑马干、黑毛、瘟病等,是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黄瓜上的病害。防治黄瓜霜霉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合理密植、高畦栽培、增施磷钾肥、清除病株等,可用霜霉威、氰霜唑、噁唑菌酮、烯酰吗啉、霜脲氰、二氰蒽醌等农药及其复配剂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