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玉米草是由国外引进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遗传稳定的饲草新品种。其株高3-4米,分蘖能力强,每丛有分枝30-60多个,有的高达90多个。茎秆粗壮,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牛、羊、猪、鱼、鸡、鸭、鹅都喜食。墨西哥类玉米草为喜温、喜湿和耐肥的饲料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左右,最适温度为24℃~26℃,生长适温25℃~35℃。
栽培方法:
播种前准备:
墨西哥玉米草为禾本科大刍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易、高营养、高产量等特点,适宜各类畜禽及鱼类食用。一般实行春播或夏播。温度稳定在15℃左右即可播种,播种前土地要平整,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50公斤或施复合肥20-30公斤。
种植管理:
苗期或移栽初期应除草一次并保持土壤湿润。每收割一次,可在当天或第二天结合灌水及除草松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人粪尿按1:3比例对水稀释后泼施。
适时播种:
该草适应性极强,耐热抗旱、耐盐碱贫瘠,全生育期200-260天,各地可根据其生育期及当地气候情况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南方地区可四季播种。播前应平整土地,做成1.5米宽的畦,并施足底肥。播前种子不宜用温水浸泡,直接将种子按株行距80厘米×60厘米,采用穴播或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播种时只须略覆细土。播后应保持畦面湿润,5天可出苗。
播种方式:
播种季节与各地玉米近似,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行株距50×30厘米,亩实5000--6000株穴,每穴2--3粒,揪播深2厘米,亩用种约1公斤。
病虫害与防治:
主要病害:大、小斑病,黄叶苗、纹枯病、黄斑病;主要虫害:蚜虫、红蜘蛛、蝗虫。在生长期间如遇蚜虫或红蜘蛛侵袭,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施杀灭。
收割留种:
墨西哥玉米草株高3米,茎叶繁茂。播后30天进入快速生长期,每株可分蘖20株以上,多者可达60~70株。播后45天株高50厘米以上时开始收割,应留茬5厘米,以利速生。此后每隔20天可再割,全生育期可割8~10次。如管理得当,每667平方米可产青饲草3万公斤以上。
种籽繁殖: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收获部分成熟的种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