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杨树合理间作,相得益彰

发布日期:2021-09-23 05:43

在芦苇地中合理间作杨树(欧美黑杨、意杨、各种杂交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芦苇、杨树共生共荣双丰收,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般可提高50%-100%。

芦苇地选择:江滩、河滩、湖滩、水库滩等地方种植的芦苇,年均淹水时间或容水淹没时间累计3个月左右,且最高水位一般不超过4米的芦苇地,都可间作栽培杨树或其它耐水湿树种。其中以地势较高、常年基本不淹水或淹水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芦苇地间作效益最好。

间作树种选择:杨树、旱柳、水杉、池杉、枫杨等耐水湿树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以杨树的效果最好。

杨树苗木标准:选用高达4米以上、直径4厘米以上的大苗,要求主干条健壮挺拔,没有病虫害或机械损伤。定值前修除全部侧枝,就近利用江河湖库水浸泡3天至7天。

栽植方法:当年芦苇收获后至翌年春芦苇发芽前都可栽植。一般行宽9米,株距3米至4米,每亩栽植19株至25株。栽植采取干条深插法,用直径5—6厘米钢钎在芦苇地打洞,将苗木插入60厘米至80厘米。

栽后管理:严防牛羊进入践踏啃食;大水过后及时扶正冲倒的树苗并培土;苗木死亡翌年补植;科学修枝;及时防治天牛等杨树蛀干害虫。

杨树生长迅速,前4年不影响芦苇产量。4年后树荫加大芦苇产量会减少,但6年到8年杨树成材砍伐后收益可冲抵芦苇减产效益,仍高于单一芦苇种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