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8-05-06 17:44

水稻恶苗病在我省南北稻区都有发生。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地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旱育秧田和软盘育秧田,已经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一般发病

率在3%-5%,严重田块发病达30%-50%。

一、症状

根据其表现的症状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徒长型、矮化型、正常型、早穗

型,其中正常型、早穗型、矮化型3种类型高矮与健株一致,很难区分,到了

成株期特别是孕穗、抽穗期前后,才呈现出典型症状,并陆续枯死。徒长型恶

苗病在秧田比正常秧苗高,一般高出正常苗的1/3到1倍以上,植株细弱,叶片

、叶鞘狭长,呈淡黄绿色,根毛少,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稻苗枯死,在近地处

有淡红色或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及稻草上越冬,带菌种子是恶苗病发

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稻草用作催芽、扎秧把等也可引起初侵染。带菌稻种

播入秧田后,潜伏在种子内的菌丝或附着在种子上的分生孢子萌发活动,如稻

芽受伤,病菌很容易侵入。田间病株上形成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引起再

浸染。当水稻扬花时,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花器,严重时造成秕谷和畸形,轻的

侵入颖壳和种皮组织内,可使种子带菌。水稻收获时,病株上的分生孢子,也

能粘附于稻谷表面。恶苗病是一种在高温下发生的病害,当气温降至20℃,即

使感染,也不表现病状。另外,水稻品种间抗病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粳稻

较籼稻抗病。

凡种子带菌率高或种谷未经消毒处理、浸种时间长、拔秧时伤根都能诱发

此病害。另外,旱育秧和软盘秧发病重;长期灌深水,导致生长衰弱,有利发

病;偏施氮肥,也有利于此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种子田,更新种子,进行盐水选种,剔除秕谷和受伤种子,

妥善保管好带病稻草,忌水源传病,控制催芽温度。

2、用1%石灰水和0.01%硫酸铜浸种,防病效果较好,也可用强氯精浸种。种子

先用清水浸12小时,捞起沥干以0.5千克种子,1克强氯精,0.5千克水的比例

再复浸10小时,搅拌2-3次,浸种水温16-18℃,催芽温度不超过28℃,强氯

精浸种,要冲洗干净,再催芽。

3、结合田间拔草,拔除病株烧毁。

摘自《安徽农业》200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