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小麦的不良物候现象不可小觑

发布日期:2018-12-21 11:30

近来,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处于绿熟期前的油菜,已可见分段结荚;提早抽穗的小麦穗头较常年有所偏小。在这产量形成关键期,对此不可小觑,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促增产。

导致上述不良现象,主要是前段不正常的气候惹的祸。以湖北荆州市为例,今年2月25日至3月7日,日平均气温已连续12天升至10~16.9℃,最高气温达23.9℃。当时一个突出的物候景观是,越冬以来一度生长不大平衡的油菜,已提前争相开花。但“物极必反”,这种较大范围的急剧增温,酿成一次寒潮大风降温雨雪天气,3月8—17日气温低迷,日平均气温10天都在10—12℃以下,最低气温只有0.2℃,地面最低-0.6℃,有多地最低气温在0℃或以下,有霜冻发生。无疑使正在开花的油菜一度停止开花,并遭受冷害与霜冻,这样就显现出分段结荚现象。

而小麦,受去年秋季阴雨影响播种期偏迟,且曾一度土壤水分含量较重,苗势偏弱,虽后来遇暖冬,但拔节期只较常年稍有偏早。据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监测,在上年11月6日播种的小麦“郑麦9023”,于今年2月24日拔节。但因上述急剧增温,使2月下旬、3月上旬气温分别较常年同期连续偏高3.3℃、3.7℃,中旬又持续偏高,这样春性或偏春性小麦抽穗期便较常年提前,在3月23日即进入抽穗普遍期,较常年提前8天左右。由于其幼穗分化时间较正常缩短,使穗粒数减少。上述两种不良现象,无疑都会影响油菜、小麦产量。

为此,农气专家建议油菜应在提高粒重,小麦应在提高结实率与粒重上下功夫。一是清理“三沟”防治渍湿倒伏。未来雨量(天)明显增加,且有强对流天气发生,无论油菜小麦,都要切实清沟滤水,减少湿渍害,给土壤创造通透环境,增强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分光合效率,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并应将清理的沟泥培根,防倒伏,油菜更应防“返花”与充实粒争营养。二是确保后期不早衰。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功能叶的光合效率,同时对油菜菌核病,小麦锈病、赤霉病要重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