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9-05-04 09:47

去秋今春,我省降水多,墒情好,各项增产技术落实好,冬小麦生产形势较好。受春季低温影响,冬小麦生育期普遍推迟一周左右。目前,冬小麦生长大部分处于抽穗期,陇南已进入灌浆中期,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为了不失时机地抓好中后期田间管理,冬麦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技术落实,提高小麦灌浆速率和强度,抓好后期病虫防治,努力夺取今年冬小麦丰收。现提出以下四点冬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1.加强水肥管理

加强冬小麦生长中后期水肥管理,通过水肥互调、提高有限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小麦灌浆速率和强度。一是无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利用灌浆期降雨机会补施追肥(纯氮2kg/亩左右)。二是水地抓好灌浆期(乳熟期)水肥管理。灌水量在30-50方/亩,可结合灌水追施纯氮不超过3kg/亩。

2.防止后期倒伏

后期灌水时注意天气预报,应避免在大风天气浇水,尤其是土壤松软的地块,以防倒伏。

3.落实好“一喷三防”技术

各地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冬麦区“一喷三防”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在小麦灌浆期落实好“一喷三防”工作。即叶面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磷酸二氢钾(或其它预防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液,在灌浆初期和中期各喷一次,喷施最好在晴天下午4点以后或早晨9时前进行。推荐的配方为: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克+宰蚜10克;也可在小麦扬花后采用喷施磷酸二氢钾200克/亩(浓度为150~200毫克/升)或喷施保(100毫克/升)、抗旱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做好用好“一喷三防”技术,可有效实现防病、防干热风、防虫、增粒重的目的。

4.抓好病虫害的防控

锈病、白粉病每亩用25%的三唑酮(又名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喷雾防治;麦蜘蛛每亩用20%三氯杀螨醇5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麦蚜每亩用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或50%辟蚜雾(抗蚜雾)可湿性粉剂8~10克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50~75毫升/亩或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亩喷雾防治;麦茎蜂在孕穗期用90%的晶体敌百虫35~50ml/亩兑水50~70公斤喷雾两次,两次间隔7~10天,也可喷撒1.5%乐果粉或2.5%敌百虫粉1.5~2.5kg/亩;全蚀病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用全蚀净(硅噻菌胺)60~70g/亩兑水40kg喷施,也可喷施三唑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