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发布日期:2019-06-15 02:05

近年来,开鲁县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无公害蔬菜作为全县的一个优势产业来抓,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2001年,开鲁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百名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2002年,被农业部授予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示范县,同年,被北京市确立为无公害蔬菜“场地挂钩”“生产基地”;2004年,全县18个乡镇苏木全部被自治区确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每年还有5000多万公斤销往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国际市场,平均年可实现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农民亩纯收益达3000多元。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腹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工业污染源少。国道303线、11l线、集通铁路贯穿全境,交通方便,通讯便捷,具有开发无公害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区位条件。为此,开鲁县委、政府及时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加大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力度。

依托龙头建基地,实现总量突破

短短几年,在全县18个苏木乡镇普遍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形成了村有百亩块、镇有千亩片、连成万亩带的生产格局。其中以东北最大的道德红干椒市场和中小型红干椒加工企业为龙头,落实红干椒产业化基地面积32万亩。仅道德镇就种植红干椒3万亩,红干椒种植一项人均收入就达3000元;以开鲁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协会为龙头,落实洋葱、甘兰、豆角等其它各类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实现产值2.5亿元。目前,开鲁县无公害蔬菜总产值已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45%,得到农业部、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依托协会建网络,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几年来,开鲁始终把开拓市场作为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创建、引导和扶持各类专业协会。目前,开鲁县已培育建成无公害蔬菜产业协会等各类民间协会组织49家,会员达24000多人,经纪人以及营销大户1500多户,常年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营销队伍达4万多人,联合农户8.5万户,拥有各类农用车16000多台。开鲁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协会自2003年4月正式组建以来,协会已发展会员1100余人,设立了15个分会,通过采取“基地+协会+市场”形式,积极发挥内连基地、外连市场的平台作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场营销体系,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产品已打入香港、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去年收获季节仅洋葱就实现日销售10多万公斤,日交易额6万余元,成为通辽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贮运销售及物流配送中心。红干椒营销协会现已与域外700多个大客户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仅2003年至2004年红干椒营销协会就向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出口红干椒5万吨,创汇4000多万美元,创造产值以及带动椒农增收达3亿元。通过协会的拉动,开鲁县外销各类蔬菜价格每公斤同比增长0.1-0.2元,每年平均为开鲁农民多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加大投入,狠抓无公害蔬菜交易平台

从2000年起,该县逐步在沿国道303线的两侧建起了绵延百里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架起了农民通向致富的“金桥”。其中,道德红干椒市场占地120亩,交易量最大时突破日交易量900万公斤,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红干椒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