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壳栽培黑木耳试验

发布日期:2020-05-13 03:59

福建省尤溪县是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63万hm2,年产油茶果实3万t。油茶果壳占油茶果实的比例达60%以上,全县每年产生的油茶果壳的数量约1.8万t。通常情况下,油茶果壳晒干后被用作辅助燃料或直接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有文献报道油茶果壳应用于食用菌栽培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考察油茶果壳栽培黑木耳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佳的栽培方案,以拓展油茶果壳的利用价值。

1试验地自然概况

栽培试验地选择在福建省尤溪县新阳镇双鲤村,地处东经118°01′46.36″,北纬26°07′32.09″,海拔523m。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mm,年平均气温19.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7.8℃。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品种

黑木耳品种为Au781。

2.1.2供试栽培料

主料为油茶果壳与杂木锯糠混合料,油茶果壳混合比例分别为10%、20%、30%、40%,设对照一个,共5个处理,主料占80%。辅料配方为麦皮18%、石膏1%、糖1%。

2.2试验方法

2.2.1栽培方法

采用黑木耳袋料栽培法,使用17cm×60cm栽培塑料袋,每袋装料量1kg。按照黑木耳种植栽培的一般管理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管理。

2.2.2观测内容

观测记录菌丝生长情况,每个处理和对照随机抽取10代袋,每5d记录菌丝生长长度,取平均值计算菌丝生长速度;产量按处理和对照分别记录计算总产量后,测算处理和对照的平均每袋栽培产量。试验观测时间: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

3结果与分析

3.1菌丝生长情况

油茶果壳可以有效抑制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油茶果壳混合比例为10%~20%时,抑制效果明显。混合比例超过30%时,抑制效果不明显。

3.2不同处理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混合油茶果壳的栽培料显著提高黑木耳栽培产量。添加10%的油茶果壳混合料相比对照可提高产量54.6%,并且产量随着油茶果壳混合比例的提高而增加,添加40%的油茶果壳混合料相比对照可以提高产量76.7%,增产效果明显。

4讨论

(1)通常情况下,黑木耳菌丝在温度6~35℃之间均可生长,22~30℃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菌丝发育快,易造成菌丝徒长老化,降低生物转化率减少产量;温度稍低,菌丝生长较缓慢,但生长健壮,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转化率提高产量。混合油茶果壳的栽培料,可以抑制菌丝生长速度,得到降低菌丝生长温度的栽培效果。抑制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混合油茶果壳的栽培料可以显著提高黑木耳栽培产量,且比例越高产量越大。在栽培试验中,油茶果壳混合比例为20%的栽培料,培育出的黑木耳的耳片相对其他处理及对照比较大且肥厚,木耳的品质最好。油茶果壳混合比例为40%的栽培料,培育出的黑木耳的耳片变小,耳柄膨大,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木耳的品质变差。所以,在生产栽培时,栽培主料油茶果壳的混合比例为20%时,可以取得最佳栽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