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8-06-24 19:33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长有霉层,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直至植株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该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助气流传播,病菌从植株的叶片、萼片、花梗等部位侵入。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利于病菌繁殖。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病菌分生孢子形成以及病菌侵染和病斑的扩展。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也利于叶霉病扩展迅速。晴天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保护地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大棚或温室;发病初期用45%的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熏一夜,或于傍晚喷洒7%叶霉净粉尘,或5%加瑞农粉尘,每亩次1公斤;或用50%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的灰霉净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