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百香果品质,怎么样种植百香果质量高?
一、选用良种是提高百香果品质的前提
我国发展百香果生产起步晚,种质资源缺乏。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大体可分为黄果、紫果及杂交种等三大类型。就品质而言,以黄果百香果的品质最佳,制成的果汁色、香、味俱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紫果百香果的品质较差,而杂交种的品质介于两者之间。既然黄果百香果具丰产优质且抗病性较强等优点,生产上理应推广,然而,由于黄果百香果具自交不亲和性,需人工授粉其丰产性能方能表现,否则产量偏低,经济效益差。因受条件限制,生产上一时还难以进行辅助授粉,从优质高效栽培考虑,应重视杂交种的推广应用。近几年,福建热作所引进台湾主栽品种“台农一号”杂交种,经试种观察及有关资料报道,该品种具自交亲和及丰产优质等性能,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在目前种质资源较缺的情况下,应重视其推广。紫色百香果品种不仅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病虫害,特别是具毁灭性的病虫害相当严重,制约着百香果种植的进一步发展。紫色种百香果在台湾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为杂交种。
二、适地种植是提高百香果品质的基础
百香果果实品质的优劣与栽培环境条件关系极大。一个优良百香果品种只有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其优良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因不同种类、品种的百香果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尽相同,做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一样。因此须选择具有适宜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地区发展百香果种植,同时,选择品种既要考虑当地实际生态条件,又要考虑到品种特性。只有提倡适地种植,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并充分发挥良种的品质优势,种植出优质百香果。
气候、土壤等条件对百香果品质有直接影响。就气候条件而言,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为温度。百香果喜温暖气候,凡无霜地带均可栽培,优质栽培要求年最低温不低于10度,百香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5~25度。不同百香果品种的耐寒力各有不同,紫色品种较适宜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种植,而黄色种及杂交种宜在较低纬度及较低海拔的地带种植。
百香果喜湿润,但忌渍水,因此果园宜选排灌良好的地段以及重视果园排灌设施的建设。百香果花芽分化需日照超过12小时,开花结果期要求光照充足,否则将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因此在山坡地笴宜选向阳的南坡。
土壤营养状况对百香果品质也有影响,优质栽培要求土层深厚,疏松且富含有机质,PH值小于6的砂壤土为宜。针对华南地区土壤普遍较瘦瘠的状况,应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营养环境。
三、合理栽培是提高百香果品质的关键
1、合理密植和修剪:果树果实品质一般与光照成正相关,为增强查实光照,合理密植和修剪是重要手段。合理密植能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保证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良好,又可减少病虫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建议百香果一般以亩植60~80棵为宜。经过试验,修剪可以提高百香果产量和品质。百香果修剪主要方法是剪去收过一次果的侧蔓,使在剪顶处萌生新的侧蔓,这是一种连续作业,目的是疏藤,使健壮新蔓取代无生产的老蔓。提醒百香果适宜修剪时期为紫色种8~9月,黄色种12~2月,杂交种11~12月。
2、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百香果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充分满足百香果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对养分的需要。施肥原则上应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之间的合理配比使用。氮肥施用要适量,过量将降低品质且不耐贮运,磷、钾肥的施用对提高百香果果实含汁率,增加糖份含量,降低酸度,增加果重以及利于着色等均具较好效果,百香果适宜施肥时间主要在新芽开始生长前、查实发育期及采收期。比如台农一号百香果建议年施肥用量为氮肥250~300克/株,磷肥100~150克/株,钾肥600~800克/株。
3、适时合理排灌:百香果虽较耐旱,但冬季干燥地区或干旱季节仍需灌溉,否则影响藤蔓生长及果实发育,严重时果实不发育并发生异常落果。百香果在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大,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忌渍水,特别成熟后期水分不宜过多,否则降低果实含糖量,风味淡且不耐贮藏等,因此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4、及时防治病虫害:病虫危害影响百香果的生长发育,因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危害百香果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已成为目前种植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影响百香果生长和果实品质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叶疫病及其他病毒病。虫害主要为红蜘蛛、果蝇、蓟马、蚜虫等,应及时防治,确保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良好。
四、适时采收是保持百香果原有品质的保证
适时采收是为了让百香果品种特性充分表现出来,保证其原有品质。百香果果实有完熟自落现象,提醒在百香果香味和品质最佳在自然落果后二天内为最好。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采收,既省工,又保证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