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能用叶枯唑防治

发布日期:2019-09-01 13:26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该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使之变褐,逐渐发黑腐烂,病株易被拔起,有恶臭味。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生,病株茎基部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向上扩展,形成边缘深褐色、中间枯白色的不规则大病斑,茎基部变灰黑色,有时节间出现黑褐色纵条斑,心叶青枯卷曲,最后枯黄,似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后期病株茎基部和根部变黑并逐渐腐烂,地上部逐渐枯死。有时病株基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该病的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有别于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白叶枯病急性凋萎型及螟害枯心苗等。该病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或在病株枯死后,恶苗病病菌、小球菌核病病菌等腐生其上。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一般有3个发病高峰,分蘖期出现第一发病高峰,以枯心型病株为主;孕穗期出现第二发病高峰,以剥死型病株为主;抽穗灌浆期出现第三发病高峰,以青枯型病株为主,以后出现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偏施或迟施氮肥,稻株柔嫩,发病重。分蘖末期不脱水或烤田过度易发病。地势低,黏重土壤通气性差,发病重。移栽稻因移栽时植伤重,伤口多,一般比直播稻发病重。

叶枯唑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内吸性强,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作物无药害。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发病初期可以用叶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碱式硫酸铜、氢氧化铜、噻森铜、噻菌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噻唑锌、辛菌胺醋酸盐、中生菌素等药灌根或喷雾,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注意铜制剂应避开高温时段施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发病后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发病前选用上述药,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抽穗前期分别防治一次,防病效果较好。此外,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还应重点采取农业措施预防,选用发病轻的品种;培育壮秧,减少移栽时的损伤;合理施肥,增施钾肥;避免烤田过度和长期深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