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前马铃薯咋科学管理?

发布日期:2020-11-11 07:39

出苗前马铃薯咋科学管理。

出苗前马铃薯科学的管理措施如下:

一、及时破膜接苗。要不定期检查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出苗情况,好及时破口接苗,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用湿土封住膜孔。

二、早施提苗结薯肥。齐苗期,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碳酸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现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但要注意看苗施肥。

三、早培土、培高垄。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培土;追施蕾肥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垄高达到20厘米以上。

四、适时抗旱排渍。对干旱的田块,要及时灌水,待土壤湿润后要立即排水;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渍。

五、防止低温冻害。在播种时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或在寒潮来临前,采取灌水、熏烟以及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等措施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六、搞好化调控旺。植株生长过旺时,在现蕾期选择晴天上午露水消失或者下午2点以后,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仍有旺长趋势的,可于喷药相隔一周后再喷施一次。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出苗后平均气温达到15℃且有连续3天以上阴雨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50~200克等进行预防。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每亩每次用68.75%银法利60~75毫升;或72%克露100克等喷雾。病重时每隔7~10天重复施用,连续4~5次。

地下害虫:一是用乐斯本颗粒剂与基肥混合撒于施肥沟内;二是结合第一次施肥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等喷雾保苗。

蚜虫:可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

查苗、间苗、定苗

马铃薯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间苗定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在齐苗后,及时间苗定苗,间苗时做到去弱留强,第一次间苗后每穴留苗4~5株,第二次间苗后每穴留苗3株。

中耕培土

“中耕松土是为了让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这样有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马一航表示,出苗前,如果土面板结,应立即进行松土,以便于顺利出苗;齐苗后,要尽快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cm,并结合除草,在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当马铃薯现蕾时,再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同时需要培土,培土厚度不宜超过10cm,以便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适时追肥

由于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出苗后,要及早用清粪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现蕾期结合培土追施一次结薯肥,此时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马一航强调,在开花以后,一般不再施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化学调控

在现蕾期,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千克均匀喷雾,一方面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增厚、茎秆增粗、叶色加深,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地下部生长,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同时也要做好晚疫病、地下害虫防治工作,确保马铃薯丰产丰收。